千年缘_作者:珠沫儿(37)

2018-02-22 珠沫儿

  刘香儿对着高座上的人羞涩的笑了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

  赵佶心中大喜,杨戬的眼光果真不错,此女光彩照人,比李师师也不遑多让啊。

  与赵佶一样看呆眼的还有旁边的林灵素。刘香儿朝他投来一瞥,两人目光相交,心内电光火石,均突突跳了起来。

  “爱妃快到朕身边来。”赵佶道。

  刘香儿回过神来,朝赵佶走去。

  赵佶分了龙椅一半给她,执了她的手,笑问林灵素:“道长看我爱妃容貌如何。”

  “实乃九华玉真安妃下凡,与陛下绝配。”林灵素呆呆道。

  赵佶哈哈大笑,“待我建神霄帝君庙,必让画师绘制爱妃之像供奉左右。”

  “谢陛下垂怜。”刘香儿道,见赵佶心情畅快,咬了咬唇开口:“刘贵妃姐姐染病卧床,日夜思念陛下,希望陛下可以去看看她。”

  赵佶想起那个美人,点头道:“这几日朕公务繁忙,不得闲暇。她也是偶然风寒,没有大碍。先让御医院送几副汤药过去,等过几天,我再去探视。”

  刘香儿目露失望之意,终还是点了点头。

  柳叶和姒艾站在延福宫门口,虽然暴雨倾盆,两人身上毫发未湿。

  “完了。”柳叶道。林灵素看刘香儿的目光几乎伸出钩子来,这情愫还是抑制不住的疯狂生长了。

  “还可以挽救。”姒艾道:“趁刘香儿动情尚且不深,我们要快些在她身上下手。”

  柳叶不置可否,“我们还是分开行动的好,你跟着刘香儿,我盯住龙五,确保万无一失。”

  “好。”姒艾点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李之仪的《卜算子》,刘香儿读书不多,背过的诗词里最喜欢这首。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相思是种什么滋味呢?

  脑海中闪过林灵素俊朗的脸,穿着深色绛衣,一双明眸落在她身上,含着缱绻深情几乎将她吞没。

  刘香儿脸上微红,手中的笔握得紧了紧。

  有卜丧的声音隐隐传来,刘香儿凝眉聆听。侍女在门外小声说:“是玉拂殿的刘贵妃,昨夜薨了。”

  手中笔陡然滑落,刘香儿踉跄起身,跑了出去。

  出殡的仪仗队出东华门,卤簿领着銮仪卫将刘贵妃的梓宫送往皇陵,按贵妃之礼厚葬。梓宫所过门、桥,都要祭酒,焚香钱。

  刘香儿怔怔看着那头戴插黄翎毡帽,穿着红绣团花逊衣的队伍浩迭前行。前些日子还跟她一起话芭蕉的美丽女子就这样没了,死前甚至都没能见上心心念念的皇帝一面。刘香儿心里发堵,禁不住为她难过。

  正兀自神伤,一片开的繁茂的木芙蓉后走出一行人来。为首的女子姿容艳丽,身穿青罗绣翟衣,头戴花钗冠,冠有两博鬓加宝钿饰,一双丹凤眼隐隐含高贵之气。

  刘香儿一惊,忙行礼道:“皇后娘娘金安。”

  此人正是赵佶宠爱的郑皇后。郑皇后之前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生的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徽宗为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氏侍奉。郑氏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及徽宗即位,便把郑氏赐给他。

  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喜欢看书,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徽宗偏爱她的才华,曾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王皇后去世,徽宗便于政和元年册封郑氏为皇后。

  “这不是皇上新封的刘贵人吗?”郑皇后凤眸中露出笑意,“刘贵妃刚薨,就又来了个刘贵人。瞧这姿色,被封为贵妃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刘香儿尚且沉浸在为刘贵妃伤逝的悲哀中,并未听出皇后口中的讽刺之意。

  郑皇后睨她一眼,开口道:“我宫里人新做了些点心,请贵人过去尝鲜。”然后不待刘香儿答应,便转身而行。

  刘香儿只得跟在后面,一路分花拂柳,来到皇后居住的亲蚕宫。

  刘香儿局促不安。宫人奉上糕点,郑皇后手指其中一样浅绿色的米糕,道:“贵人且常常这个,是我让人用今年新采的茶叶做的一款点心,味道别致。”

  刘香儿点头,拿了一块米糕,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