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炸枣,在他们这边就叫麻团,廖清欢很早以前就吃过。
就是拿糯米粳米粉混合揉成团子,这样做出来的皮子软糯内韧,吃的时候能扯得变形。里面可以填料也可以不填,廖清欢是往里面填了的,做了笋肉馅的,也做了红豆馅的,一个是甜口的,一个是咸口的,味道大不相同。外面滚上芝麻后就放到油锅里去炸,麻团在炸的时候会膨胀变成一个微微透光,表皮浅褐黄的圆球。
表皮咬下去脆得像薄饼,非常非常的薄,咬下之后会发现内里又白又软又糯,除了扯内料变形,那种脆香还有芝麻的香味会让人非常的满足。
她填的馅料又是大家喜欢吃的,笋肉馅里面盈满了汁水,红豆馅料的甜味充裕,几乎每个人都是吃了两个。这玩意顶饱得很,一般吃两个就够了。
廖清欢自己又吃了红豆馅的,等她汤喝完麻团吃完,那边的信也写到了尾声。
因为只是说点家常,每个人可写的内容不多,也就是说说自己娶妻生子,有几个孩子这些,再带上一句问对方如何。
写完的时候吕锅看向廖清欢,“师父,您真不写一点?”
廖清欢摇摇头,“他过得好就行,万一我写上了他非要回国怎么办?”
她也挺了解自己小徒弟的,对方肯定是想回国,但顾虑也在,不然他肯定已经在店里了。如果她也写了信,先不说自己死而复生会让对方多惊吓,若是打乱了对方的计划可不好。
毕竟小徒弟有时候冲动起来,确实像头倔驴,谁拦着也不好使。
既然师父不写,吕锅他们就把信封好,贴上邮票后交给张瓢,让他明天赶早把信寄出去。
因为有了师弟的消息,几个师兄都高兴得很,晚上在院子里聊了很晚很晚,廖清欢半夜起来看了一会,几个人还在聊天呢。
其实聊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就是回忆从前,大概是年纪到了,这些人聊起来还挺有劲的。
廖清欢倚着窗听了一会,师兄弟几个就谁挨得打最多开始辩论,要不是他们说得那么清楚,廖清欢自己都忘了当初自己打了他们那么多次。
想想又摇摇头,现在他们都这么大年纪了,自己可不能打了,还有点小遗憾呢!
不过刘红星还能打,他还没到年纪。
睡在家里做美梦的刘红星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被自己的喷嚏吓醒的他惊慌的环顾了下四周,然后又躺了回去,张着嘴打起了鼾。
……
春去秋来,再到四季变换,吕锅他们和小徒弟许勺那边正式建立联系,并且通过十来次信。
大概是因为中间转寄麻烦,又是送出国的,每一次收到信最起码能间隔四个月。通这十来次信,都已经过去了五年。
廖清欢又生了个儿子,就在小丸子三岁那一年生的。现在小丸子以及七岁快八岁了,小学一年级都上完了,准备上小学二年级,而顺子也读到了初一。
李淑华又生了个儿子,俩儿子把她婆婆高兴坏了,但她发愁,因为她想要女儿,馋小丸子已经馋疯了。
胖胖比小丸子大一岁,但胖胖却是等着小丸子一起上学的,俩人上一个班。
而刘红星和林香香早在四年前就把婚结了,现在也抱了个三岁大的儿子。他的厨艺越发的精进了,有人专门过来吃刘师傅做的菜。
这些年国内都发生了很多大事,廖清欢作为普通人,只看着海城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越来越开放气息。
小红楼被还了下来,冯巧巧坚持不要,最后小红楼在陆长缨的操作下归到了小丸子的名下。
小丸子还不知道自己年纪轻轻已经有了那么大一套房子。
因为小红楼被还回来,所以廖清欢一直期待着酒楼归还,只是暂时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失望的同时又满含着期待,廖清欢只能压下自己的心思,慢慢的等着。
街上戴□□镜的年轻人变多了,女孩子们的打扮也都非常花俏,红色的裙子,白色的上衣,宽大的牛仔裤配上白色的宽檐帽子,这些在海城的街道上都是非常时髦的装扮。
街上有了裁缝店,廖清欢寻找了几家,没看到任何一家和造寸有联系,这让她有点失望。她在造寸做习惯了衣服,总觉得现在情况变好了,那它也应该回来。
阳春三月里,菜市里有非常多的菜,周围乡下的农民早早的起来挑着篮子,把家里最新鲜的食材搬出来,拿到菜市里卖。
廖清欢最喜欢逛这样的菜市了,一把把沾着露水的野菜苗苗,带着黄泥的大白萝卜,还有圆润鲜绿的豌豆。
小丸子穿着一条黑红格子半身裙,上身一件高领薄毛衣外面搭了件比较厚的深灰外套,绑着两个俏皮的小辫子。走在廖清欢身边的时候辫子一甩一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