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相互对视,眼神在交流着。
曹复飞:去体验一下资本主义欲仙欲死的日常?
唐磊磊:就说说话不违反纪律吧?
张雪阳:没那么严重,聊聊天怎么了,严格遵守纪律就行了。
李战:不该说的不要说,注意保密纪律!
曹复飞:那老李你先上?就那个市长女儿,你去和她打个招呼给咱们开个头。
张雪阳:是啊,老李,这一期你最红,你先上,怎么,怕了?
唐磊磊:嘿嘿。
李战整理了一下身上白色的海军夏季礼服,在战友们期待的目光中,他毅然决然地说道:“我去找莫奈聊聊阵风战机。”
张雪阳、曹复飞、唐磊磊:考。
“我也去和他们讨论一下阵风战机,这个飞机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分析的地方。”唐磊磊反应最快,对武官说了一句后连忙的跟着李战去了。
“我也……”
张雪阳刚开口说话就被武官笑着打断了,武官道,“没那么严重,上级同意大家参加这个酒会就是一种态度。交流嘛,你不和他们多聊聊怎么交流?注意把握好尺度就行了。”
“是!”张雪阳和曹复飞沉声回答,随即调整好了心态后,用放松和气的笑容面朝众人。
有好些人一直在关注着他们,都知道今晚都主角是中国海军飞行员,这个酒会就是为了招待他们举办的,一方面不能冷落贵客,另一方面大家都对陌生的中国海军飞行员有强烈的兴趣。只不过之前李战这些人一个个严肃得跟要随时上战场一样把大家给吓到了,谁敢上前来。
此时,法国海军航空兵某飞行联队的一位中队长和僚机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笑着和张雪阳、曹复飞打招呼。着便装的武官微微笑了笑悄然的走开了,他在边上大家肯定是放不开的。
而且他发现这几位海军飞行员很新,像新兵蛋子,而且很low,像老陆的干部。
武官基本都猜对了,看着都很老练的四位海军飞行员其实是刚刚转入海航的老空军!
如果是老海军,尤其是经常出外访问、与外军交流的老海军,根本不会这么拘束。那些老海军什么场面没见过,一些外交纪律、规则比很多专业外交人员都要熟悉。
为什么说陆军土空军傲海军洋,海军为什么会洋,因为海军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军种,而且是经常和洋人接触。再一个,现代海军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基本是沿用欧美那一套。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法方再一次体现出了超高的工作效率,酒会的第二天李战等人就得到了答复:允许李战等人随戴舰出航参观学习并且进行简单的起降飞行体验。
李战等人激动得恨不得从地中海北岸游到南岸去。
他们基本上可以肯定这将会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戴舰上起降。
那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戴舰这个状态恐怕扛不了多久了!
下水服役才多久,出了那么多次故障什么螺旋桨裂纹甚至核反应堆都出过问题,在维修船坞呆的时间比战备值勤的时间长而且还要花更多的钱!
以后法国还会有航母吗?
也许有也许再没有了。
法国人恐怕很难再支持核动力航母的开销了。他们搞“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看上去是在丰富海军的要素,实际上已经生出了用一种更加经济的方案来替代戴舰的念头。
不是我们等不到下次而是我们怕你的船没了啊!
事情确定了下来剩下的就好办了。
依然是莫奈负责,对李战人进行舰上起降作业等相关流程的讲解,同时在陆基阻拦着舰训练区进行了一天的训练,到了第三天,基地的欧洲之星大巴车就把他们送到了土伦军港,天蒙蒙亮的时候,李战他们见到了“著名”的戴舰。
为什么是“著名”而不是著名,皆因自该舰开建以来就麻烦不断,先是下水时间拖延数年,整个建造工期前前后后持续了二十年。然后是下水海试发现诸多毛病,服役几年后居然要进坞大修,最后甚至出现高速航行的时候螺旋桨断裂掉入海里的情况,而作为法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的唯一一艘核动力航母,戴舰所使用的、从“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移植过来的核动力系统故障频繁,而且动力标准远远达不到要求,以至于无法进行超过26节的速度航行,而起降载机通常需要航母保持30节的高速。
于是戴舰在世界人民眼里就成了法国打肿脸充胖子的典型装备了,据说维持戴舰的运行需要投入的资金平均下来不比美国的大型核动力航母少多少。
要知道戴舰只是一艘中型航母,满载排水量不过43000吨,瓦良格号的满载排水量是65000吨,戴舰足足轻了两万吨。而且舰体尺寸也比瓦良格号小了一圈,舰体长度只有260米,而瓦良格号足有3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