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使用的是靠左舷的蒸汽弹射器,就在他的左侧,那架海豚搜救直升机依然在保持着悬停,上面的机组人员和潜水员瞪大眼睛注视着准备起飞的战机情况。他们还担负着空中观察的任务,如果发现战机某些部位出现异常就会迅速报告停止起飞。
莫奈在李战之前准备好,他会先起飞。
忽然的李战感觉到轻微的持续震动出来,随即就看到莫奈的战机离弦的箭一般飞了出去,巨大的轰鸣声中迅速爬升高度很快的就离开了起降航线,动作比前面的第一批次战机要快了不少,莫奈的功底可见一斑。
到李战了。
他在脑海里默默模拟着地勤人员挂钩等动作,心里默数着,当他觉得应该完成的时候起飞助理果然竖起了大拇指。轮到他了。他迅速检查战机的各个系统,油门杆最大推力。当发动机到了最大转速后,他侧头看向起飞助理干脆利落的敬了个礼。
起飞助理紧接着发出起飞信号,弹射手启动弹射器。
李战就像是被人猛地踹了一脚屁股,整个人像是被几十双大手摁在椅背上,瞬时过载让菊花发紧,眨眼间战机就离开了母舰……远比滑跃起飞迅猛得多的起飞方式让飞行员信心大增,两秒钟之内把战机加速到120节的速度,飞行员承受的过载达到5个G。
再辅以阵风M舰载战斗机极其优秀的瞬时加速性能,戴舰的地勤人员们于是一点也不担心满挂载的战机飞不起来。
在出去后的瞬间,李战拉杆蹬舵,让机头上扬、水平尾翼大角度上扬,战机于是猛然以六十度的仰角开始爬升,引起飞行甲板上的地勤人员一阵欢呼。两台M88航空发动机喷口喷出来的淡蓝色尾焰说明此时发动机在军用推力状态下工作。
李战回头看了一眼戴舰,再一次确认了母舰的航向之后,马上举头去寻找长机。因为是夜航,所以护目镜是收起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安装在头盔支架上的双筒微光夜视仪。呈现在李战眼前的画面微微发亮且有一层类似磨砂手机膜一样的场景,长机的航灯非常的醒目。他迅速靠过去和莫奈编队。
在编队飞行中,尤其是夜间飞行,长机的爆闪防撞灯的时长要比僚机的长一些,如果长机的爆闪防撞灯频率是“——”,那么僚机的就会是“-”,夜间可以第一时间区分出来。
飞机上的灯光有多种,尤其是军用飞机,各个国家的军用飞机的灯光使用规则都有差别,但是大体上是一致的,比如爆闪防撞灯通常是红色,安装在垂直尾翼的翼尖。安装在左翼尖的红色航行灯和右翼尖的绿色航行灯则是世界通用规则了,无论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简称左红有绿。
在夜间飞行,僚机根据爆闪防撞灯来寻找长机,编队飞行的时候以长机为准,所有的编队动作以长机为基准。
李战在莫奈的右翼稍稍落后一个机身飞行,与莫奈保持大约十米的高度差,横向距离保持在三十米,这样的距离上彼此都能够看到对方的动作,而多功能飞行手套在黑暗中可以发光,长机飞行员依然可以使用手势指挥编队飞行。
不需要莫奈提醒的情况下李战就出现在了最佳僚机位置上,跟随飞行动作非常的及时准确,让莫奈感觉非常的舒服。就好比篮球场上控球后卫和大前锋之间的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够迅速的完成一次战术配合的沟通,向同一个方向相互推动着对方的动作,打起来非常的舒服。
第一项内容没有什么难度,防空警戒巡逻是航母战斗群最常用的一种预警防御手段。其实最应该弹射的是E-2C“鹰眼”舰载预警机,然后才是担负防空警戒巡逻的阵风M舰载战斗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这样做。
绕了十多分钟,第一项内容完成。
“好了,好运来,接下来就有意思了,我们要找到罗斯福号,给美国人一个惊喜。”莫奈笑着说道。
李战问,“按照计划编队行动还是分开?”
“分开吧,看看谁先找到罗斯福号,赌一瓶波尔干红,如何?”莫奈好饮酒,尤其好饮红酒。
李战很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
“开始吧。”莫奈发出了解散编队的手势,李战侧飞拉起迅速抢占更多的高度,丝毫不拖泥带水。
就算莫奈不提,李战也会想办法单独行动,只有争取单独行动才能打出水平来,而且跟随长机行动有诸多制约,他也很难继续探索阵风M舰载战斗机的实战使用情况。李战早看出来了,莫奈存了和他较量一下的心思。莫奈在法国海军舰载机部队里虽然没担任多高职务但是地位很特殊,他是总教官,连航母作战编队指挥官都要给他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