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坐下体验了一下,那感觉就像是穿梭到了未来的时空。老运-8的座舱和这个相比就像是出土文物。试一下人机交互,李战感觉非常棒,而且座椅也非常的舒服,厚实,包裹性很强。
“机长,外挂武器只有机长才有权限发射,采用了战斗机操纵杆的方式,发射系统集成在操纵杆上,接通电门之后选择武器就可以进行发射。”李云潇介绍着说,指了指两个大尺寸平显之间上方的小尺寸显示仪,道,“这是飞行参数显示屏,主要信息抬头可见。左侧的大平显是战术显示屏,右侧是雷达显示屏,同时也显示飞机各个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
李战微微点头,查看着各个系统。他把重点放在飞机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上面,这个玩意儿至关重要。光有武器弹药没用,你得知道要谁,因此还得知道敌人在哪,包括敌人的实时情况。有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就算载弹二百吨也没用。
不出所料,高新-P搭载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非常强大且全面,已经远远超出了攻击机所需要的性能。可见高新-P不仅仅是一架大型攻击机,而且还是一架高精尖技术的验证机。
高新-P上面搭载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牛逼到什么程度呢?居然能够空投布撒移动式地面战场监视器!就好比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巨人僵尸,需要的时候就把后背的小怪抛出去。
没有一个强大的数据链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作战能力的,因此可以判断出高新-P极有可能同时也是战术数据链的验证机,也许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开发出来的第一代三军联合作战战术数据链。
李战顿时觉得四代机都不香了,能驾驶这样的飞机像狮子王一样俯瞰战场,绝对是一生一大快事!
最大起飞重量接近80吨,最大载重25吨,最大载弹量20吨,这样一架怪物简直就是战场清道夫啊!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了它的驰骋?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是己方必须要掌握战场制空权,否则就算是遇上一架第二代战斗机,高新-P也只有被击落的份。
李战非常的振奋,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飞机造价多少?预计单价大概是什么水平?”
“厂家说目前为止已经投入了七八十亿,未来大概需要制造上百架才能把单价控制在十亿之内。”李云潇说。
李战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按照最大起飞重量算,岂不是每一克重量高达100元人民币!?“外挂武器只有机长和副驾驶才能操控,所以在需要使用外挂武器弹药的时候,武器操作组负责确定目标,机组这边负责发射。”
李云潇说,“机长,当前我们需要尽快确定是否需要外挂武器弹药,发射程序需要根据实际的挂载武器弹药来进行编程,这方面是杨舒文负责。”
说着就指了指一位上校,请他过来。
杨舒文上前两部,说,“机长,我是军械师。高新-P的火控系统比较特殊,要使用外挂武器弹药需要提前根据武器弹药的类型以及型号进行针对性的编程,然后才能正常使用武器弹药,因此需要提前一些时间把要使用的外挂武器弹药确定下来。”
很年轻的上校,看年龄估计也就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段,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是高学历人才,否则这个年纪要扛两杠三星是比较困难的,除非是牛军那种俩博士学位的妖孽。
让李战意外的是,杨舒文谈起武器弹药的实际使用是非常有经验的,不是夸夸其谈的纯技术人员,这让李战颇有好感。一些技术人员的技术没有问题,但是很缺乏实际经验,光揪着理论是不行的,还要联系实际。
比如81198号老飞豹,理论上超过8个G的过载战机就会空中解体,可事实上呢,仅仅是变形,甚至在严重变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在有经验的飞行员手里飞回来。
李战对杨舒文说,“我一会儿拿出一个外挂武器弹药清单来,你照着清单来准备。”
“明白!”杨舒文敬礼,退回自己的位置。
索性李云潇指了指另一位上校,说,“朱礼军,机械师。”
朱礼军向李战敬礼,李战还礼。
李云潇指着最后一位说,“王飞,航电工程师,他们三位是随机保障组。”
王飞是文职军官,相当于中校副团,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拘束地笑着向李战敬礼,李战还礼然后和三位一一握手,“随机保障就拜托三位了。”
这样的保障组一般情况下只会在进行试验飞行的时候才会随机,正常的机组人员编制里是没有这些人的。运-9的机组当然会配备机械师,一般是一位干部带一位士官,但是他们属于技术岗位人员,而杨舒文他们仨属于技术研究人员,是研究团队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