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1418)

2020-12-13 步枪

未来也许几架成熟的四代机就能找回上百架无人战机完成大部分的作战任务。当然,如果遇上实力均等的对手,形势是会发生变化的,这却不属于客观理论研究的范畴了。

李战知道鹰隼大队这边会进行积极的讨论,他带出来的部队有一股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强,就算明知道是个死,也要冲上去拼一把。一支部队的性格与首任军事主官有非常深刻的关系,会受到后者极大的影响。纵观我军那么多威名赫赫的部队,尽管过去了好几十年,但是你仔细分析部队性格的时候会发现与首任军事主官的个人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鹰隼大队就是空军航空兵部队里的“李战”。

没有哪支部队会公示月度拉杆费、月度个人燃油消耗量、个人弹药消耗量这些数据的,当然这些是内部共识,毕竟属于军事机密。鹰隼大队就这么做了,尤其是公示月度拉杆费这个举措当初还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大家慢慢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人是把拉杆费这么一个具象的东西放在了一边,最看重的是拉杆费这个数据反映出来的事实。

拉杆费的高低反应出来的是飞行时间的多少,飞得多拉杆费就多,换言之,你拉杆费高说明你训练量大,你燃油弹药消耗量大同样说明的是你训练量大。

鹰隼大队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来调动官兵们的训练积极性。有一项数据是能够说明鹰隼大队的训练量有多大训练有多刻苦的——在整个北库空防基地里,鹰隼大队是总休假时间最短的一个单位,甚至比一些营级单位都要少。

因为大家都把自己休假的时间尽可能地压缩了,腾出来的时间全部用在训练上。

上一年度人均飞行小时达到四百三十个小时。

这个什么概念呢,是其他部队的两倍,这可是人均数值!按照这样的量发展下去,十年八年后,鹰隼大队会拥有二十多名飞行小时超过四千小时的超级老牌飞行员。而到那个时候大多数飞行员的年龄也只不过是三十多岁,离停飞年龄还远着呢!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鹰隼大队能够力压所有的兄弟部队,甚至面对装备歼-10A、歼-10B部队的时候,在战机航电水平相差巨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取得些许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支部队继承了首任军事主官的性格,只有不把自己当成人地来训练,才能在作战中交出非人的答卷。

李战选定鹰隼大队作为黑丝带实战试飞的假想敌部队,根本原因就是他认为目前所有的飞行大队里,鹰隼大队的实力是最强的,没有之一。第一场战斗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下进行的,李战和陈铭驾驶黑丝带分队对抗八架歼-11B战机。

前后两个小时的对抗结束,歼-11B先返航降落,两架黑丝带最后从从容容的落地,整个北库场站陷入了诡异的氛围里。所有目睹了这一场对抗的人、参加这一场对抗的人,除了黑丝带试飞组成员外,全都被震撼到了。

方成河拿着手里的结果第三次从头到位看了一遍,他确定没有看错,可是他依然忍不住问身边的杨静山,“结果没有差错?”

“是的,没有。”杨静山喉咙发干,说。

方成河大步离开塔台往停机坪那边去,到了那边之后看到的是十六名鹰隼大队飞行员列队坐在那里的小板凳上,全都是呆滞的神情。这种表情只会在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出现。

不用问了,绝对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1比142。

1比142!

1比142!!

1比142!!!

李战驾驶的黑丝带与八架歼-11B之间的对抗结果是战损比达到了1比142!陈铭驾驶的黑丝带同样也拿下了1比103的战损比!

这样的结果别说出乎预料了,是所有人敲碎脑袋都想不到也绝对不相信的结果,可是却血淋淋地发生了,成了残酷的无可反驳的事实。

诚然,这里面有飞行员的原因,李战毕竟是大家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但是陈铭呢,他是试飞大队大队长啊,搞试飞的啊,而鹰隼这边呢则是每年飞四百多个小时的战斗飞行员!

1比103啊!

已经不是丢人不丢人的问题了,而是人家手握核弹你却只有一把水果刀还是生锈的!

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鹰隼飞行员们的心情是非常非常难过和沉重的,他们的自信体系在逐渐崩溃。他们也许可以接受1比20、1比30乃至更多一些战损比,毕竟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个时代的差距。

但是1比三位数的战损比是完全彻底超出了预计的,是他们无法接受的这么一个结果。他们会自我怀疑,是不是战技退步了,还是说这几年来坐井观天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出现这么巨大的战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