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的是“我”,而不是“我们”。
运-8的机长王士贵团长其实也发现了那条裂开的缝隙,正在衡量考虑当中。他的顾虑与李战的一模一样,飞机上有一百多号人,由不得他冒半分的风险。此时,塔台指挥员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指令性建议,说明他所装载的这批人员和物资对当前的抗洪抢险行动非常的重要。
王士贵回答,“塔台,我认为可以一试,请做好相关准备。”
“明白!”
于成林慢慢放下送话器,看了一眼李战,李战猛地醒悟过来,立即摁下警报系统启动摁钮,随即拿起紧急状态电话下达命令:“各部门一级准备!消防救护执行一号预案!”
这就是相关准备。
刹那间,已经处于待命状态很久了的各个部门人员立即行动起来。消防人员奔向消防车,已经武装好了的他们跳上车就走。在另一处待命的救护人员携带医疗物资钻进救护车里,拉着警笛向预定位置疾驰而去。机场管理处组织所属员工组成党员先锋队乘坐通勤车紧随其后抵达预定位置随时准备投入协助。
大雨之中,跑道一侧的草地上,所有的人员和车辆准备完毕,黑漆漆的空中,起落架标识灯两侧的红绿航灯闪烁着在云层缝隙里出现,越来越清晰,运-8摇摇晃晃地下降,突然机身倾斜接近三十度,众人的心顿时提了起来,牙齿咬得嘎嘣直响。
……好几束探照灯打在了运-8的机身上面,让塔台可以清晰无比地看清楚了她的身影。
此时,运-8像是在大风天被用力抛上天空的纸飞机一样,摇摇晃晃在风雨中飘摇根本无从借力,如同迷茫中的年轻人不知该去向何处时想要落地却发现再也回不到过去。
李战惊讶地发现,运-8无论如何摇晃,却始终坚定地缓缓的往下落,她的机头没有对向跑道,而是对向了塔台,但是整个机身是完全在降落航线上面的。
这个机长技术很高超啊!
李战很敏锐地看出了机长的想法,机身大幅度倾斜是机长故意为之,目的是为了避开看不见的乱流。没有数千小时的飞行小时,没有对运-8的飞行包线以及该机型的性能滚瓜烂熟,是绝对做不到如此精准的操作的!李战甚至认为,如此精准的操作是堪比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技术了!
要知道这可是中型运输机!
胆大心细,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受到飞机上搭载着上百名官兵所带来的压力的影响。这样的心理素质是李战也自愧不如的。
让李战叹为观止的事情发生了,看着就要侧翻掉的运-8,像醉汉一般摇摇晃晃让人忍不住想要过去帮他扶住跑道,可是无论怎么摇晃就是翻不了,如有吸铁石一样将他来固定。
运-8斜着落地了,姿态很稳,然后斜着滑跑。
李战吃惊地发现机长巧妙地利用了轮胎的横向摩擦力来抵消了一部分侧风的影响,从而使得飞机得以平稳地向前滑行,尽管是斜着向前滑行。
运-8直接从跑道滑行到了停机位,李战立即命令正在待命的同样呆若木鸡的消防救护人员返回各自岗位,取消了应急预案。
不多时,运-8的后舱门打开,精干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成两列跑步下来,随即把随机搭载的救灾物资卸下来,尽管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士兵是一边呕吐一边干活的。
李战都呆了,由衷地赞道,“这位机长太牛逼了。”
“运-8飞行时间最长的飞行员,运输机师的王士贵团长,他飞歼七的时候你估计还在玩泥巴。”于成林放下一颗心来,微笑着说道。
“果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李战由衷感慨道。
于成林抬了抬下巴,仿佛方才驾机落地的是他,道,“你小子也有服气的时候。”
原以为李战会诚恳点头谦虚一下,谁知李战说,“这么开,估计发动机寿命什么的也消耗得很快吧?至少起落架轮胎是损耗得很严重了。对了副团,开运八拉杆费多少?”
于成林的胸口很痛,骂不合适不骂堵得慌,只能气得胸口发疼。
“副团,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李战关心道。
于成林深深呼吸着,忍着气,“我没事。”
李战正要追着问运-8的拉杆费,大步走进来一名中校,转头一看,正是之前接洽他的那位空军中校。李战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尽管副团长在这里,但是在任务结束之前,他是归那位空军中校指挥的。
“李战同志。”空军中校朝于成林点了点头,直接走向李战,神情很严肃,问道,“你拍摄的照片给抗洪指挥部的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依据,气象部门通报,上游持续大雨,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在增大。指挥部希望你再出动进行航拍,听说你的飞机装备了先进的夜间航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