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185)

2020-12-13 步枪

李战已经料到了未来的日子会比较困难,他毕竟是“大城市来的孩子”,习惯了大场面大排场大海鲜,一下子进了山,始终是要有一个适应期。

既来之则安之,你不安心只会让自己过得难受,什么也影响不了。这个道理李战早在入伍的时候就懂得了。

那会儿他师父刘国坚告诉他们:“来了就把心放妥当了专心搞训练,你不专心吃亏的是你,难受的是你。抵触情绪是最没用处的东西,除了影响你的训练质量。记住,你们什么都改变不了,等你们到了我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改变环境。”

毫无疑问,之于七十三师之于101团,李战是新人,是新兵,他什么都改变不了。既然如此何苦自哀自怨给自己找不自在。

军区诸军兵种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

深藏功与名的李战找回了校园生活的感觉,连日常的体能训练都是十分的熟悉。上午研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下午参加讨论班会搞体能训练,晚上打打球搞搞文娱,日子也是过得飞快。

国庆大阅兵的那天,全班集中在军人俱乐部观看。

当李战看到SU-27编队飞过***广场的时候,心情十分的激动,那是以前的战友驾驶的战机,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张雪阳一定在其中一架战机的座舱里。想起那个第一次见面就下战书的超级富二代张雪阳,李战也是忍不住心里叹气,人和人不能比,自己搞这么好到头来得个发配,人家规规矩矩训练搞得好一直是王牌,还驾机飞过***广场了。

除了这些个人的情绪之外,李战同时也从分列式的编组情况里看出了部队未来的发展趋势。“合成化”这个名词被提及得越来越少,说明发展已经到了常态化的阶段,接下来肯定是要动大手术的。作战支援装备参阅的规模很大,说明了上面对未来战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就空军而言,空司-军-师-团-大队到军区-师-团-大队,后者也已经不合时宜了,未来的空军甚至可能连场站都要大改掉。精简指挥层次是必然,建设扁平化指挥机制是趋势。以战机类型编制部队也不再适应未来战争提出的要求,混编作战部队绝对是唯一的结果。

具体到101团,好吧,什么时候把那些老家伙们全换掉再来讨论编制问题。

改革的浪潮即将扑面而来,李战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搏击长空的准备?他如深修的老僧一般久久思索着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还是认为粗暴简单干脆利落时不时飙超音速的作战风格比较靠谱。

无所不破,唯快不破。

三个月的时间眨眼过去,结业仪式之后,李战告别了同学互换了联系方式之后,一刻也不停留地赶往机场直飞北库。

去时初秋,归来已寒冬。

十二月的北库,冰天雪地正当时。十二月的北库,冰天雪地正当时,于是李战就抓瞎了——他回不去场站了。

大雪封掉了通往场站唯一的战备公路,和团里通了电话之后,他只能到兵站招待所出示了证件办理入住手续了。

安顿好,李战望着场外鹅毛大雪飘落,在路灯下特别的显眼。左右无事,他试着用军线固话往二师打。三个月过去了,再有什么怨气也早都消散掉。想念战友,想聂剑锋,想唐磊磊,想牛高马大的牛耀扬,以及受他连累的楼以望。

七转八绕居然接通了四团机关的电话,更巧合的是机关正在加班,而且楼以望在帮忙。

几分钟后,李战和楼以望联系上了,激动得就是一通聊。不过楼以望那边似乎挺慢,李战不无失落,最后问了一嘴,“是了,聂队他们怎么样,夜鹰中队还好吗?”

好,好个屁,你走了还有什么夜鹰中队,再说了,就一个歼-8FR了,给你搞出了阴影来,都不太敢飞,早名存实亡了。

楼以望心里这么想却不敢这么说,他微微叹气道,“还行吧,肯定没一哥你在的时候有活力了。聂剑锋他入选飞鲨集训队了,走了有两个月,唐磊磊还在,师里成立了改装大队,他是其中一员。我也在培训,要改装歼十了。”

李战的失落更甚了,酸溜溜地问,“飞鲨集训队,是舰载战斗机集训吗?”

“是的,传闻已久,现在是算实锤了。咱们师去了好些尖子。一哥,飞鲨集训队是全军选拨的,空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只看实力。你应该报个名,肯定能去。”楼以望通报了一个重要情况。

李战心里升起了一丝希望,“原来如此……”

“一哥,别恨师长。”楼以望沉声说。

李战叹气,“你们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