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歼-7E次第滑出机位,迅速进入起飞位置。李战扭头看向左侧的聂剑锋,当聂剑锋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把油门推杆推到了底,确认动力正常攀升,竖起大拇指。聂剑锋伸出三根手指,白色的劳保手套非常的显眼,开始倒数。
3,2,1。
当最后一个数出现,李战松开刹车,歼-7E像是被人狠狠的踹了屁股一脚猛地向前拱,强大的推力把李战推向椅背。战机速度越来越快,出现轻微的抖动,奋力的向前冲刺。
沙沙的电磁干扰声中,聂剑锋喊了一句:“拉起!”
李战丝毫的没有停滞,果断的把操作杆拉起,战机猛地抬起头来。与此同时,聂剑锋也拉了起来。两台战机默契地收起起落架,以比SU-27SK更快的速度爬升起来。一直到了半空,双机来了一个漂亮的跃升向更高的天空飞去。
塔台的值班人员忍不住心里叫好,如此流畅配合得如此默契的双机编队起飞实在是让人赏心悦目。从动作规范上看,也许有很多飞行员能做到,但是如果连贯起来,再加上此时此刻的背景,能做到行云流水一般完美的实在是不多。
“洞拐洞,我是南指,调整航向120,你去十一号空域。”南指接过指挥权,呼叫聂剑锋。
聂剑锋马上回答,“调整航向120,明白!”
“注意一下,你头顶有民航的飞机。”南指提醒了一句。
这样的对话李战也是能听到的,他下意识的抬起头透过机盖向上方看,当然什么都看不到。民航飞机通常在万米左右的高度飞行,因为这个高度所处的是平流层,根据地形地带的不同高度不尽相同,但相差不会很大。人们经常说“万米高空”,主要是这个空间是民航飞机主要活动的地方,是老百姓能够有直观感受的大气层次。
此时与李战所在的对流层之间,有着厚厚的一层云遮盖着,像悬空生长出来的云山,是显然看不到平流层的情况的。
十一号空域的边缘线区域本场七百多公里,差不多触及了歼-7E的最大作战半径。指挥所考虑到他们可能会爬到高空巡航节省油料,所以提醒他们注意规避民航飞机。
“洞三拐,爬升高度八千。”聂剑锋说。
李战稍稍拉开了一下和长机的距离,道,“明白。”
两架战机依然保持着目视距离开始齐齐向上爬升,冲头顶的厚厚云层过去,穿过云层基本就能触及到平流层的底部,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进行高速巡航,节省油料的同时也有高度优势。
“嗞嗞,洞拐洞,目标航向210,航速500。”南指忽然呼叫。
聂剑锋下意识地说道,“它想跑?明白!洞三拐,开加力!”
“明白!”
两架歼-7E打开加力调整了航向狂奔过去,也不再考虑油料问题了。西边的海岸线像初学画画的小学生画下的歪歪扭扭的线条,沿着岸边的海水发黄,往深海去的海水越来越蓝直至呈墨绿色,层次分明得很。
一道残影掠过。
紧接着国际通用频道里突然响起严肃的声音,“注意!我是中国空军!你即将进入我领空!立即离开!”
随即是千篇百律的英语警告。
编号PR-41的运-8工作舱里,军犬通报适时过来,“二师四团的聂剑锋,飞机编号070。”
“原来是他。”米老鼠微微一笑,摆头看向鼹鼠,“头儿,让我来试试?”
聂剑锋的战机超过了运-8露出大半个机身,机身上的八一军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机身编号很显眼。当聂剑锋看到了运-8身上的RP-41编号,也意识到是遇到老对手了。这个RP-41的“窥视者”是“常客”了,经常搞对抗。
鼹鼠却是皱眉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过去了一架吗,他们来了两架。”
耸了耸肩,米老鼠表示没注意到。
聂剑锋压到了运-8的航线上,再一次发出了警告。
就在鼹鼠准备压杆下降高度的时候,他心里莫名的悸动,总感觉到哪里不对劲。紧接着,他和米老鼠奇怪地发现投射在仪表台上的太阳光一点点的消失了。压在航线上的那架歼-7E忽然一个漂亮的滚筒,飞快的下降高度很快就消失在云层里面。
“我的天!头上!头上!”米老鼠惊恐地大喊起来,指着头顶。
鼹鼠愕然发现另一架歼-7E就在头顶上,而且与运-8的高度差非常非常小,是他的机身挡住了盛午时分的太阳光!
那架歼-7E几乎是贴着运-8的后背慢慢向前超越,直到鼹鼠清楚地看到歼-7E发动机喷口喷出的尾焰像是几乎要烘烤到他的挡风玻璃!他猛地想起了上一次差点被震裂的右侧舱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