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281)

2020-12-13 步枪

郑凯韵当然知道轻重缓急的,李战手握228课题研究,这是头等大事,所有动作都要给他让路,你要是因为一些事情拖了他后腿,上级是不会放过你的。不过在郑凯韵看来,不就是二十吨航油吗,他李战小笔一挥就完了,和上千吨的体量比起来,实在是不算什么的。

只能说郑凯韵并不了解李战。

“那我怎么办?我上哪去找二十吨航油?”郑凯韵气道。

薛向东眯起眼睛,道,“别装了,你会没有战备航油?要不要我去小油库帮你清点一下?赶紧的把你那小油库给清了,李战那边要多少只要你有你就赶紧给他。你别怪我没提醒你,谁拖了228课题的后腿,上级是严肃处理的,你负不起这个责任。”

“怎么,我油没要回来,反倒要倒贴给他?”郑凯韵放开双手,一下子坐直了。

“话我已经说了,大局为重,少打小算盘。你可别不分轻重啊。”薛向东严肃说道。

郑凯韵慢慢冷静下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好嘛,本想找补点回来,不但没成功,反而要把经营许久的小油库也搭进去,这都什么事啊!北库场站的小油库可不是郑凯韵个人的,而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形成的不存在于编制中的战备航油,是约定成俗的,是拿来应急的。

比如后方的航油没能及时运过来,战备油库里的油用完了,但是战机不能趴窝,这个时候小油库就能派上用场了。

陆军部队基本上每个战术单位都会有一笔战备资金,作用类似,在后勤保障跟不上的时候,部队可以使用这笔钱就地采购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总而言之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不是某些人要弄钱。

薛向东提醒郑凯韵尽快清理小油库,是大环境中的一个具体的变化。意味着上面已经开始尝试地对后勤保障体系这一块进行一些微调,先搞点经验,然后再大规模地开展。

四月一日,地方学校开学的日子,北库场站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实弹射击训练,包括空靶、地靶,李战则要独自进行结合低空突防的打地靶训练,他要飞出一套操作标准来,然后才能以此为依据在狂魔大队中推广训练。

初春的北库乍暖还寒,天空灰蒙蒙的,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比前几次最低气象的战训要好不少。

上午十点,李战提了飞行头盔来到了停机坪,他的机务组长苗雨正在组织机务组官兵给他心爱的037号歼-7E战机挂载多管火箭弹发射巢。

“大队长。”苗雨敬礼问好。

李战指了指机翼下的挂架,道,“搞好点,别打不出去。”

“大队长放心,绝对没问题的。”苗雨挺着胸脯保证。

李战微微点头,打量着037,感慨着说,“这个飞机是我的难兄难弟了,一起经历了不少事,他硬是扛过来了。你们发现没有,垂尾发动机和副翼,几乎后面一部分都是换过的。”

“看到了,发动机很新,型号也不是歼七乙型用的那种,听声音能听出来,比歼七乙型用的好很多。”苗雨说道。

037号战机的传说早就传遍全团了,没谁不知道这架战机曾经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经历了那么多险情,什么座舱断电起落架卡住发动机舱着火等等,全都是世界性特等险情。

偏偏就扛过来了。

反而服役半年的101号歼-8FR给搞散架了,直接从编制里除掉。有时候这种事情还真的讲不清楚,总而言之,能撑到最后的才是好机。

李战就站在那里看机务组忙活着。

挂弹是最严肃的工作了,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丝合缝,都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来,一个动作都不能错。左右机翼各两个挂架都挂上了多管火箭发射器,用的是7管的90毫米口径火箭弹,四个发射器一共装载28枚火箭弹。如果再挂上两枚霹雳格斗导弹的话,也算是武装到牙齿了。这款火箭弹主要是对地对海攻击的,还有一款57毫米口径的,主要是空对空,用火箭弹打飞机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机腹下的重型挂架挂了一个副油箱,这是短腿七的常态了,哪怕E型已经进行了增程改进。

苗雨手里拿着引信启动器,向李战报告,“报告大队长,弹药挂载完毕,请检查!”

李战接过苗雨递过来的检查单,很仔细的检查了战机的状态,尤其是机翼挂架下的火箭弹发射器。确认无误后,他签字,苗雨随机小心翼翼地逐个打开火箭弹的引信。

先挂发射器,然后往里面塞火箭弹,完成之后,逐个激活火箭弹的引信,如此才算是完成全部的挂载工作。不启动引信,火箭弹打出去就是个铁疙瘩,和枪支一样,有个保险开关,只有开启了开关,引信才会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