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车的屁股后面都加装着通信天线,车顶行李架帮着两个备胎和几个帆布行李袋,加上后背的小书包和底下的挂胎,足足带了四个备用轮胎。另一台车的车顶什么都没有,但是李战居然发现那天窗比普通车的要大,上面有机枪底座,而且有火药痕迹。
这哪里是陆地巡洋舰了,简直就是武装突击车了。
一名陆军中校带了七名同样是全副武装的战士从边上的房子里走出来,八一杠战术改的三点式枪背带根据个人习惯地挂载着,都是一水的宽檐帽,战术背心上装载的器材装备都是脏兮兮的,绝对不是挂着好看的,而且经常使用而且肯定刚刚使用过不久。
好几位战士嘴巴里还咀嚼着什么,估计刚才正在补充食物。
“袁中校,这位就是李战大队长,导弹是他打的。”施泽中给陆军中校介绍,他的兵扫了李战一眼就各自忙自己的去了,检查车辆情况检查装备情况等等,哪怕在此之前场站的修理士官已经帮他们检查了一遍完成了物资的补充。
“袁博宇。”一张大黑脸,浓眉,嘴唇开裂,目光锐利,直接向李战伸出手。
李战嗅到了熟悉的味道,微微笑了笑和袁博宇握手,“李战。”
没有报番号也没有职务,只有一个简单的名字和军衔,这帮人就是这操性,多一个字都不愿意和你多说,一样一样的。
“可以走了吗?”袁博宇问。
李战把飞行头盔递给施泽中,把身上的飞行装具脱下来,只留下了牛皮手枪套和一直随身带着的手枪,道,“可以。”
打量了李战一下,袁博宇没说什么,直接就上车了。
于是,穿了一身夏季蓝色飞行服背了一支手枪的李战就跳上了他们的车,跟着风驰电掣的走了。施泽中愣在原地兀自思索着,这都什么事啊,神神秘秘的。先是袁博宇带着人直接冲了进来,然后他才接到命令,紧接着又是命令到说有战机要备降,除了让保障好什么也没说。
得,人都到齐了,连话都没来得及说上几句直接上车走了。
施泽中无奈地摇着头走了,抱着李战的飞行头盔和装具好生生地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加派了岗哨,搞得非常重视。
他应该庆幸弹着点离南库场站近,否则从天上掉下来的功劳就该砸其他人脑袋上去了。一路无话,是真的无话。
李战以前是接触过这种人的,但也不至于不苟言笑到这个地步。他好歹也是空军少校,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拉杆小王子,哪个见了不客客气气地喊一声一哥或者李大队。
两辆经过严格军标改装的陆地巡洋舰起码服役十年了,依然稳当得很,飞驰在大漠上面如履平地速度极快。绕过了半个乌伦湖花掉了一个小时,然后李战通过地形地貌和太阳的方位判断出了靶区的大概位置。
但是,车队却是朝东南方向开去了。
无疑,Kh-31P是向东南偏了十公里打那边去了。
袁博宁没有和李战交谈的意思,李战也不会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不如分析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反复地回忆了整个操作程序,完全没有问题的。电子吊舱锁定目标、向导弹导引头载入目标数据,也没有问题。
问题只能是出现在导弹发射出去之后导引头开始全部接手后续的导引工作整个阶段。从理论上来讲,这个过程也就一百秒左右,也许只有六十秒。
会出什么问题呢?
到了弹着点一切真相大白了。
其他战士默契起散开建立了警戒线,袁博宁引着李战走上一个小土坡,指着凹地里的一座已经被炸塌的土房子问,“你看看是不是你们的导弹打的?”
李战皱眉观察着,从毁伤的效果看是吻合的。一百公斤战斗部爆炸后产生的效果李战十分清楚,但在找到证据之前他不好下这个结论。
“我下去看看。”李战说。
“等等。”袁博宁叫住李战,无线电喊过来两个兵让他们先下去搜索一番。
李战拔出手枪拿在手里,淡淡笑道,“搜索这样的现场,我比你们更有经验,让他们跟着我吧。”
说完就利索地滑了下去。
他是屁股坐在下去就这么往下滑的,动作和速度让袁博宁大为惊讶——他不是开飞机的吗,怎么这种动作比我们战术教官都要熟练。
“李战少校,你以前干过特种兵?”袁博宁按耐不住好奇了,紧跟着下去问道。
李战连屁股的灰尘都没拍一下,摇头说,“没有,我入役就是空军。”
“在十五军特大待过?”袁博宁追着问。
李战停下来笑着说,“袁中校,你知道我是可以拒绝回答的,况且你不应该问这些。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就是开飞机的,从来没有干过你们特种兵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