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421)

2020-12-13 步枪

正因为有清醒的认识,李战才竭尽所能地把落后的时间追回来。能追回来一些算一些,也许就能让地面部队少伤亡一些,如果是战争的话。

乌指接到李战报告的时候用雷达反复确认了之后才相信李战的确是到了四号空域,速度比他们预测的要快很多,乌指的指挥员、参谋们对01号战机的飞行员顿时有了良好的观感。

真是个贴心人啊!

“洞幺报告,目标数据载入完毕,请求发射,完毕。”

一万两千米的高空,李战的机头再一次对向了目标地域,目标的方位数据信息全部载入了四枚空地导弹的导引头。打击固定的地下目标相对容易,侦察部队获取目标方位数据形成预置参数。飞行员给导弹通电后把参数载入导引头,发射出去之后导弹会根据参数向目标飞行一直到命中,所谓的发射后不管大抵如此。

载机连火控雷达都不需要开,打完就走。

不过这种傻瓜式打击方式只适合打击固定目标,无法追杀机动目标。

但是此次要测试的是该款国产空地导弹打击地下工事的能力,是空军使用新打击弹药的一次实战尝试。

“洞幺可以发射,完毕!”乌指下令了。

李战果断地摁下了发射按钮,随即切换下一枚,再发射,再切换,再发射,再切换,再发射。全部四枚空地导弹被次第发射出去,01号战机顿时身轻如燕。

目送四条尾焰奔向三号山区最西边的丘陵地带去,李战掉头返航。

四枚空地导弹全部携带钻地弹头,两枚一组分别打击两个地下工事目标。按照设定,第一枚会把地下工事从上到下钻开,第二枚要从钻开的口子里钻入里面在地下工事内部爆炸,以此达到最好的打击效果。

这要求导弹必须具备极高的精度。

李战问过,他今晚打的这些弹体还没有编号的空地导弹造价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光是那颗导引头就要上百万元钱。也就是说,他刚刚朝地上扔了四千万,然后挥了挥白色劳保手套头也不回地走了。

烧钱的感觉真的特别的好。步兵搂着机枪用弹鼓供弹的方式疯狂射击弹壳爆米花一样抛出来的感觉也不过如此。

总算是有惊无险完成了任务,至于打得怎么样,那得地面作战阶段结束了,相关的技术部门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评估才能出结论。李战完全按照操作手册来进行的,并且这一次绝对不会再出现上一次导弹“移情别恋”的情况。

李战着陆后,炮兵打击群的炮火准备已经结束。

凌晨五时五十分,北库场站依然一片忙碌。飞行员抓紧休息,机务则忙碌着检修战机,为第三批次出动做准备。

所有的火力准备全部完成,接下来几天空中打击群不会再出动上百架战机,而是根据演习作战方案转入第二阶段的空中支援作战。

简而言之包括空中游猎与对地火力支援。陆军苦又土这话是有事实根据的,空军飞行员们飞了几圈扔了几十吨弹药回来还能有个眯眼睡会儿的工夫,地面作战部队就不行了。

装甲兵还行,开车的开车打炮的打炮,至少不用靠两条腿跑。步兵老大哥们就惨了,步坦协同步坦协同怎么个协同,步兵跟着坦克装甲车,你不但要跑还得留意周遭不要让敌军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把己方的铁疙瘩给打了。

你还得货真价实的负重几十斤呢,真真的苦不堪言。

拂晓的时候,地面作战阶段就开始了,在黑暗中装甲纵队向纵深突进,步坦混编而成的主力部队在后面平推。有人说老陆秉承的大纵深战役突击作战理论过时了,也有人说一线平推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就是活靶子。

实则好用的战术就是好战术,不是看战术有多么的花俏。

在这广阔大漠盆地,没有什么比两支装甲纵队钳形攻击主力部队跟进平推更有效果的了。前提是己方掌握了战场制空权,空军得保证敌人的战机无法往地面部队的脑袋上扔炸弹。

空地协同作战理论一抓一大把,立体化作战更是显得高大上时髦得不行,说白了打来打去就是那一套,万变不离其宗,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连续、速度。

各作战单元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动作,保证攻击的连续性,再一个就是速度,唯快不破是真理,只要速度够快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空军无疑是最佳的闪电作战的践行者,然而乌指出的纰漏恰恰因为速度跟不上拖了整个作战行动的后腿。这引起了演训指挥部首长的高度关注,他们会有一个巨大的疑问:空军部队到底能不能打赢未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