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439)

2020-12-13 步枪

对于是否能操作一番直接接收掉三百师的歼-10B,李战是没有多大信心的,需要打通的关节很多,要完全的符合程序并不容易。他从不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上面,而是尽全力做到有十足的把握。

比如把01号SU-27SK修好。

李战和一堆技术人员在修理厂的维修车间里现场讨论01号SU-27SK的维修方案。机务大队的丛大为、他的机务组长苗雨、李梓辛,修理厂这边是吴少卿的技工队,然后就是厂家的技术代表一名很年轻的四眼仔工程师易小易。

易小易推了推眼镜,说,“我们评估的初步结果是做报废处理,李大队长,报告你应该看过了的。”

“你们不是同时说了吗,是可以修好的。”李战皱眉。

易小易点头说,“是可以修好的,但是我们的最低报价超出了你们的接受范围。”

评估组是厂家派出的,他们的意见是最权威的。

预算这个就不是李战能决定的了,“228”课题多厉害,但是李战是没有经费的,他要用钱只能走团里申请,上面以专项拨款的方式一级级给他拨发,放在团里的账户上。

“我们自己修是不是就能剩下一大笔钱?”李战问。

易小易说,“是的,能省很多钱,但是买零部件的钱肯定要给啊。”

这个书呆子讲话是很直接的,更是一点为厂里拉订单的觉悟都没有。

“说说,自己能不能修?”李战扫视着修理厂和机务大队的几位技术负责人。

最后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吴少卿身上。

基本上他说能修就能修,他说不能修你枪毙他也是不能修的。副团级的修理厂是基层修理单位的最高级了,再往上就是诸如海军修船厂、陆军装备维修厂之类的大型的综合能力很强的维修单位了,一般正团级。

北库修理厂能够维修所有的现役二代机、轰炸机、运输机,现在具备维修SU-27战机的能力,但也只会修这一种三代机。

一般的重大故障修理厂都是可以搞掂的,换个发动机,修个航电系统,翻新一下机体,都是可以搞的。

可是损伤如此严重的01号SU-27SK,连厂家都建议报废处理了,可见修理难度有多大。

最大的问题当然是效费比。

勤俭持家是我军的优良传统,能修修补补继续用的就绝对不会报废掉,只要有哪怕一线希望。如果可以在预算之内把01号SU-27SK修好,上级一定会笑开颜说不定还给一个表扬呢。

吴少卿是技术军官,但不是迂腐的技术军官。他是北库修理厂的技术担当,平时与领导们有较多接触,对应当如何把集体搞上去是有心得的。

不能只会做,还得会说。

说白了要学会把自己给宣传出去。

窝在大漠里坚持数十年已经是值得宣传的事迹了,再搞出点亮点来说不定就全军典型了。

“比如一架厂家都认为没有修复价值的战机,在你们修理厂的手下重唤新生,为国家节省了数亿元的军费,这是不是值得大肆宣扬的事迹呢?”李战这么对吴少卿说。

吴少卿自然是心动不已的,但技术人员惯有的谨慎依然使他犹豫不决。

李战的靡靡之音在吴少卿的耳旁响起,具无穷的吸引力,道,“你想,就算修不好,那也体现了北库修理厂官兵们迎难而上的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不正是我辈践行当代革命军人精神最好的体现吗?”

吴少卿嘴巴张了张,道,“可是,修好的几率不会大于百分之三十。”

一旁的易小易诧异地看了一眼吴少卿,然后用带着畏惧的目光看向了李战。他在心里暗暗道,这个年轻大队长也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吴总工忽悠成这样,假以时日那还得了?我们厂家给出的结论是考虑到了照顾部队的面子,因此比较婉转,实际上哪怕不懂技术的,只要亲眼看到这架飞机的状况都会明白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修不好,就算费大工夫修好,付出的代价估计能买一架新的。

我们歼-11B才多少钱一架,你们不如买一架新的得了,歼-11A都停产了的情况下,你们这个用了十多年的SU-27SK就算不战损掉,那也用不了多久了。

何必呢?

这就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了。

对部队来说,就算明天报废了今天也必须正常在岗,如果因为机械故障什么的得维修,哪怕为此付出数百万元的代价,也必须修好,哪怕只能在岗一个小时!这是死规定。

如果不是有037号歼-7E作为备份,101团就必须要按照规定上报战损。谁愿意在部队档案里留下战损记录呢?

易小易是厂家的技术人员,他对部队这些事情并不了解,因此考虑问题的角度纯粹是从经济效益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