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450)

2020-12-13 步枪

“这是歼轰七A型?”李战看出端倪来了,外形的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机头和座舱部分,比前型更加的流畅了,机载雷达也是新型号。

“比A型更新。”谈修之走过来说,“部队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厂里去年就立了项,已经搞了一年了。”

陈家亮沉声说,“你搞的二二八课题影响很大,尤其是低空突防战术。新歼轰服役之前,海空军部队都需要大量的飞豹担负远程突击任务。早期型号的问题越来越多,A型的性能指标也不太能满足要求。”

看着李战露出疑惑的神情,陈家亮笑着解释了一句,“我以前开飞豹的,我师准备装备一批飞豹搞搞课题。”

“原来如此。”李战明白了过来。

小豹子的航程和载弹量依然是除了SU-30MKK之外的唯一机型,挂载七八吨弹药航程超过四千公里,这是连歼-11都比不上的超大量。在新歼轰服役之前,依然需要大量小豹子维持海空军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和远程突击能力。

陈家亮他们要装备一批倒是有点新意思,是否意味着战略轰炸机师在尝试向战术攻击方面转变呢?已经有一些苗头了,轰-6机群频繁参与各类战术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李战问,“陈参谋长,谈科长,我能帮上什么忙?”

“从战术角度提一提你的意见。”陈家亮说,指着总体设计图,道,“航电,雷达,全部大改,利用歼十成熟的技术把里面能换的都换成新的,发动机也换,就像轰六K,老瓶新酒。”

谈修之微微昂了昂下巴说,“我们做了很多论证,按照这个方案改进出来的飞豹具备了不弱于苏三零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远程突击作战能力也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看着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二人,李战却是有些不知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了。【劝君放爱一条生路,豹爷方得安享晚年。】

陈家亮示意李战走到大会议桌那边,找到一份技术参数递给李战,“最大航程达到四千五百公里,最大载弹量达到十一吨,最大载弹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依然能够达到一千公里。三代机全权限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歼十同款相控阵雷达,地形匹配,全球定位,真正意义上的地形跟踪能力。小李,如果四杠幺实战你开的是这个飞机……”

“我会死。”李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陈家亮的话,他决定直接打破他们的幻想。

此言不虚,如果当时李战开的是毫无机动性可言的飞豹,他真的会死。

看了看面露愕然之色的陈家亮和谈修之,李战把资料放下来,沉声说道,“没有用的,没有任何意义,真的没有任何意义。飞豹已经不具备继续改进的价值。大家对飞豹有很深的感情,我也一样,因为它在我们军工研制最困难的时候撑起了偌大个中国的脸面。可是,它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并且总体设计思想已经完全不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了。”

李战字字诛心句句在理,撕掉了掩盖着清晰事实的那一层谁也不愿意主动去掀起的蒙布。

“从技术角度看,飞豹的总体设计已经不具备继续改进的价值,至少不再适合做这么大幅度的改进。上单翼,机身两侧进气道,单垂尾,陈参谋长,谈科长,你们认为这样的设计能够完全满足军方提出的性能指标要求吗?就算勉强能做到,可以后呢?已经落后了,除非大改气动布局,可是大改气动布局不如展开全新机型的研发,不是吗?”

“从厂家的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我敢肯定,沈霍伊把歼十六搞出来之日就是你们这款大改飞豹项目的流产之日!你们基本上没有可能在他们的歼十六首飞之前完成改进交付部队。就算让你赶上了,有了歼十六,谈科长,你认为飞豹在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眼里算什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罢了。那么前期那么大的投入不就打水漂了,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歼轰-7歼轰-7,当时是怎么出来的还能不知道吗?为了搞一款能替代轰五的飞机,同时具备一定空战能力,而且可以把斯贝发动机给用上,于是就有了小豹子。能把这么一款仓促之作给改到A型这个模样并且还蛮好用,已经很成功了。

想要和歼-16争夺海空军的订单吗?

谈修之自己都觉得是痴人说梦。过去海空军的飞行员们说飞豹好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用过SU-30MKK!你现在再去让他们给对比结果,一百个飞行员里估计有一百零一个愿意开SU-30MKK也不愿意看飞豹一眼。多出来那个是飞行员家属。

李战一番话说得陈家亮和谈修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