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歼-8的基础上发展战术侦察机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可以充分发挥空中美男子高空高速的优势。
三架武直-9G武装直升机降落在跑道上,随即很快被牵引车拖走。塔台上的朱炜从陆航那边接过指挥权给李战下达了允许起飞的指令。
李战进入起飞位置,襟翼起飞位置全油门开加力松刹车,101号歼-8FR咆哮着滑跑,大白天的喷口后面的尾焰清晰可见。滑跑五百多米后,李战拉杆离地机头斜向上四十五度爬升同时向左转弯。发动机转速最大值,爬升率逼近每秒二百米,发动机轰鸣的声浪阵阵袭来。
塔台目瞪口呆地看着101号歼-8FR以极其粗暴的紧急起飞方式离地然后用极其夸张的动作转弯爬升。
规矩的飞行员见得多了,这么劲爆的起飞方式却是少见。连朱炜都目瞪口呆了,他大概没有意识到李战在二师工作期间的诸多外号里有一个叫南海疯狗,他大概不知道海航模拟蓝军电子侦察部队给李战贴上的人物标签。
飞行语言极其粗鲁、飞行风格极其粗暴、飞行技术极其高超。
不开加力开什么战斗机,去开民航那些娘们唧唧的大波空姐好了。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的每一次飞行都形成对极限的挑战,如此才能不断的进步,这是李战一贯的原则。此次又是他时隔多日再次上天,他胸腔里的激情必定是要来一个充分的燃烧直至筋疲力尽的。
南库这边十月底的天气比北库那边要暖和一点点,北库那边白天基本就二三度,南库这边中午时分还有个七八度的气温。
李战上六千米高度后向西飞,看不到北边数百公里外的雪山,但是南边乌伦湖周边的绿意盎然却是清晰可见。水源充沛的地方总会有绿色,哪怕进入冬季也不会缺少绿色。
南库场站就在国家级环境保护区边上,比大漠戈壁边缘的北库场站的环境要好太多。其实战术情报中心更适合放在南库,这边的环境远胜北库场站。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南库的地形和海拔都比不上北库。为了军事角度上地形的优势,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
往西飞是广阔的盆地,沙漠、戈壁、光秃秃的山地,由东向西飞行要飞近七百多公里才能完成穿越。
李战和南库塔台确认了位置后请示道,“南库,我要做一次高空高速飞行,看看空域情况,完毕。”
朱炜说道,“幺洞幺,我们时间不多,完毕。”
“我必须要做到心里有底,完毕。”李战坚持。
考虑了一阵子,朱炜电话请示了上级,回答,“幺洞幺,允许测试,保持航向上高度,完毕。”
李战知道这片空域没有民航的航路,因为这一片空域本身就是北库场站的主要训练空域,面积接近一千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陆空训练场。他随便怎么飞也飞不出这个范围。
“幺洞幺明白,完毕。”李战打开加力开始爬升,从六千米高度向两万米高空冲击。两台喷气发动机狂喷着强大的气流,推动着十三吨重的战机向高空爬升。歼-8FR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出来,轻轻松松的爬到了一万六千米的高度,继而爬升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关闭加力保持全油门,战机依然顽强着保持爬升,尽管速度已经大不如刚才。此时,李战已经完全看不到地面了,往下看全是白乎乎的云层,如巍峨的雪山,层峦叠嶂的,更多的犹如均匀撒了一层的白棉花,洁白得晃眼。
李战看高度仪,海拔高度一万九,爬升率已经下降到难以感受到的程度了。如果这个时候座舱盖飞掉,李战会在几秒钟之内被冻死掉。
“南库,海高一万九,我最后才冲一把,完毕。”李战迅速检查了战机的状态,各个系统都正常。
再一次打开加力,战机怒吼起来。可是没有在低空那么有力了,高空氧气稀薄,发动机的效率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下降。但是依然顽强的开始加速。李战盯着高度仪,看着上面的数字慢慢的上升到两万,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关闭加力后,战机又顽强地爬升了一分多钟,最终高度停留在两万一千的位置。
估计是极限了。
李战恢复平飞,重重地松了口气,报告,“南库,海高两万一,航向270,稍后进行高速飞行,完毕。”
朱炜能从雷达上看到101号歼-8FR的位置,一颗提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虽然歼-8FR理论上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两万两千米,但是实用升限只有在试飞的时候飞过两万一的高度。李战无疑是把战机的该项性能极限给压榨出来了。
一会儿还要高速飞行,不知道李战是不是要照着2.2马赫的最大速度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