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473)

2020-12-13 步枪

“我是您的兵。”李战说。

郭北牧感慨了一阵子,说,“前几天和你师父通电话谈到了你的情况。李战,看到你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我这个老营长很欣慰。”

“老营长,我……”

摆了摆手,郭北牧说,“不讲以前的事了,说说你的情况。你那鲁莽的性子怎么还没改回来?跑错机场情有可原,为什么会提前耗尽了燃油呢?你又没有按照计划路线飞行?”

李战不得不解释,“老营长,看到侦察到的数据你就知道我是迫不得已的。在后半段我发现蓝军搞了好几个新的模拟目标,以大型碉堡为主,永固式工事。机会难得,我稍稍绕了一下进行了拍摄。”

“如果是这样可以考虑不给你处分。”郭北牧微微点头说道,“这次长距离侦察训练行动很重要,上面要着重检验战术侦察部队的实战能力,同时陆军部队急需这方面的情报,你侦察到的情报非常重要不容有失。你备降民航机场这件事情上头很恼火,已经展开调查,包括飞行引导失误这件事,都要查清楚。”

李战说,“我不怕背处分。”

“老部队没人受过处分,你不能破这个例。”郭北牧严肃地说。

李战凝重地点头,道,“我明白,我确信额外获得的情报资料是值得冒险的。”

“我相信你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行动当儿戏的。调查结束之前你不能离开这栋楼,飞机也不用你去开了,我安排人去开回来。”郭北牧说。

李战皱眉说,“按照计划天亮后还要进行一次侦察的,我得原路返回。”

“你不用去了,其他人会完成。蓝军的反应有些大,认为我们不讲规矩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已经向上投诉了。”郭北牧说。

李战笑了笑说,“实战化训练实战化训练,不就是一切要按照实战要求来吗,提前打招呼了那还是实战化训练啊,不成演戏了。”

“是这个道理,不过现在许多人的训练理念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需要一个过程。”郭北牧说,“你在北库搞的模拟蓝军大队搞得不错,我这边都听说了,把二师摁在跑道上打了一顿。”

李战说,“这只是开胃菜,之所以有较大反响,主要还是因为我们过去那么多年里的训练模式流于形式,指战员的作战思维僵化。像你说的,产生改观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犹豫了一下,李战低声问,“老营长,维修机库里那架飞机……和咱们原来用的好像不太一样?”

“不该问的别问,你现在已经没在里面了。”郭北牧冷冷地说。

李战抬了抬下巴,“明白,不该问的不问。”

他想要知道的答案已经有了,老部队可能得到了重建,这是好消息。李战开着101号歼-8FR回到南库场站已经是五天后了。

调查结束之后,李战既没有被处分也没有立功受奖,大概是功过相抵了。具体情况他不会知道得太清楚,但他知道额外获得的那些情报资料让陆军部队欣喜若狂。

这就够了。

跑错机场的原因与战机有关,大气数据系统的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导致李战偏离了降落航线,误把都达高原机场当成了都达场站。这个锅是厂家的。飞机是精密机械,现代飞机的电子设备又比较多,在恶劣自然环境下使用出现问题的概率自然是会更高一些的。不过最重要的大气数据系统出现这么大的偏差,厂家必须得检讨了。

和朱炜交接完工作,李战恋恋不舍地挥别了101号歼-8FR,乘坐陆航的米-171运输直升机返回了北库场站。

令人李战遗憾的是,当一回救火队员开了十几个小时的歼-8FR,到头来一分钱拉杆费都没得。因为训练行动是保密的,所以不在夜鹰中队的编制里就拿不到拉杆费,上级是按照编制表发钱的。

让李战哭笑不得的是,生病了的那名飞行员却有拉杆费——李战的飞行时间算在了他头上。

真真的是挥一挥衣袖什么都不带走啊。

才离开五天时间,北库场站却有了不小的变化。被官兵们称为气象山的场站西侧山上的第二塔台周遭变成了工地,地下部分已经开挖建造中,一个工化连昼夜不停的施工,等李战看到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地下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的浇筑。

最高标号的混凝土加规定规格的钢筋进行建造,而且是三防工事。

上午的时候,李战和聂剑锋过来看工地的情况,一看到这个规格,牙都疼了,对张特说,“张参谋,光地下部分你就得花掉我大半年的经费,你说这以后怎么办呢?无以为继啊。”

张特有些尴尬,说,“刘院士建议按照最高标准来建造,面积也扩大了许多,这个基础建设的投入当然也就增大了。可能,呃,大队长,可能得两千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