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484)

2020-12-13 步枪

从游湖场站到北库场站何止四千公里,SU-30MKK至少要经过一次长时的空中加油才能有足够的燃油在到达战场后直接投入战斗。足足十二架SU-30MKK,光是空中加油就是一个大行动。而且在夜里,空中加油的危险性和难度是倍增的。姚东明大队能够做到无一非战斗损失足以证明该大队的作战实力十分的强悍。

最后一段他们从南库场站东南方向三百公里外就开始下高度进行低空突防飞行,接近南库场站后稍稍绕了一下进入大漠盆地,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踩着对抗开始时间成功地对北库场站实施了袭击。

平心而论,姚东明大队此次低空突防的难度比上一次鹰隼大队突袭二师的要大得多。长达四千多公里的飞行之后,飞行员的体力和精力都已经下降到低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超低空突防了,而且超低空飞行的距离更长。

可惜,徒弟怎能斗得过师父。

当姚东明得到北指的战果通报,气得一口血差点吐出来。他累个半死卯足了劲期翼着给“臭名昭著”的鹰隼大队一个意外的惊喜,结果拉开的拳头是打出去了,可是却打在了空气上。

那些破烂歼-7你就算是全都打掉了又有什么用!

突袭成功战果不菲意义不大,部队的痕迹暴露了,接下来就准备迎接鹰隼大队蜂拥而至的攻击吧。

首先是早期巡逻中的四架SU-27SK在五十公里外发现了突袭得手后拉起爬升的目标,三批十二架全部出现在机载雷达的显示屏上。北库场站遇袭,意味着失去了地面指挥。不过,鹰隼大队的真正指挥员在天上,在01号双色老机上。

根据预案,四架SU-27SK选择了最近的四个目标展开了攻击。他们基本上打不过的,双方战机的作战能力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SU-30MKK的机载雷达比SU-27SK的要强很多,差距起码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也就是说,对方早就发现他们了。

总而言之,早期担负巡逻的四架SU-27SK的主要任务是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这个时候,鹰隼大队已经实现了对姚东明大队的包围,当姚东明意识到这一点后,为时已晚了的。

首先朱炜驾驶的歼-8FR以及担负空中掩护的由聂剑锋机组和韩红军机组驾驶的SU-27UBK就没有必要执行原定的侦察任务了,而是立马爬升掉头指向姚东明大队,他们从东面直扑过去。

李战这边的主力部队在南面拉开了一道鹰隼之墙,而北面是边境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鹰隼大队全部都是奋力爬升到万米高空后在距离三十公里左右的位置发射了全部的中距空空导弹。

几乎同时,姚东明大队十二架SU-30MKK的座舱里响起了雷达告警声,不是一般的告警声,而是被火控雷达锁定了的告警声!该大队所有飞行员都发现,在他们的三面都出现了标识着重要威胁的目标,除了北侧的边境线。

十几秒钟之后,鹰隼大队所有战机几乎同时俯冲下高度做规避机动,利用早就物色好的地形作为掩护。

唯有一架自东向西高速飞行的歼-8FR依然在高空飞行,机腹下的信号中继吊舱早已经开始工作。

当姚东明明白怎么回事后,他们已经陷入了64枚中距空空导弹的三面合围当中,距离不过二十公里。

姚东明一口血涌上了喉咙——这是尼玛饱和攻击啊!

不是西部破烂王吗怎么这么土豪!

好在还有二十公里的距离,姚东明和他的战友们疯狂地翻滚着急忙活地做规避机动,试图败退数十枚中距空空导弹的绞杀。甚至冒险在夜间向山区俯冲试图利用山脉来作为掩护。至少姚东明有规避掉二十公里外中距空空导弹的信心的,地形越复杂越好处理,当然风险也是跟着上的。可是打仗哪会没有风险。

让姚东明感到奇怪的是,鹰隼大队发射完导弹后就进行了规避,而不是继续突进补枪,这不符合逻辑啊!就算他们算到自己这边准备发射中距弹,也不应该一味的规避,而是应该同时缩短交战距离。

这完全不是鹰隼大队的作战风格。

“红军大队,我是北指,你们全部被击落了,返航东库吧。”

???什么鬼?

怎么就全部被击落了?

复盘在北库场站举行,三百师师长白鸥带了两架歼-10B通过空中加油的方式转场到了北库这边,参加复盘会议。

当空军飞行员就是好,往来交通可以和转场训练稍稍结合起来,既达到了锻炼部队的目的人也到了另一处该开会开会。

北指值班首长梁副部长笑呵呵的扫视了一圈后,说,“开会,今天咱们这个复盘会议同时也是一次总结经验教训的会议,是本年度跨区对抗演练的最后一次会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