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向东在会上敲边鼓打预防针是为了防止内部争抢资源出现影响团结的事情来。
“部队改编了,团变成了旅,意味着任务更重了。”薛向东说道,“空司对我旅的战备巡逻空域做了重新的规划,向南一直到省会市以南的巴州地区,整个北部空域都是我们的战备巡逻空域了,是新的大北库区域。”
李战脑子里迅速出现一幅地图,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么一增加,101旅要负责的战备巡逻空域面积增加了一小半,几乎是驻地省的三分之一了。整个西部地区拢共就那么两个歼击机师,实际上73师一直是在独立支撑着166万平方公里疆域的空防。
以后的任务更重了,出去一趟需要飞更久,这倒是个好消息了。
李战注意到,101旅的空防范围包括了省会市,这是不是意味着省会场站也划给了101旅?这却是待确定的。
实际上他已经强烈地感受到部队编制的大变革进入了最后的酝酿阶段,也许很快就会全面推进。新的时代在召唤。
“空防范围更广压力更大,部队要在战备值班的情况下当好蓝军,是空司对我旅提出的要求。希望在座的诸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拿出当年我们用落后装备打南霸天的意志力来把战斗力搞上去。”薛向东提出要求。
一场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全程无尿点,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散会后梁副部长和薛向东把李战、聂剑锋二人留下来,又谈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
李战和聂剑锋一下楼就被郑凯韵给拦住了,说,“李大队,有没有时间,到我那里坐一坐喝杯茶。”
这会儿外面下着雪,白茫茫的一片,除雪车以一定间隔时间沿着场站的道路进行除雪,冬季的日常。
李战看着笑得跟雪人一样的郑凯韵,裹了裹军大衣,说,“郑站长有什么指示直说好了,不是外人别客气。”
聂剑锋笑着对郑凯韵说道,“郑站长你们谈,我先去了。”
敬礼摆摆手,聂剑锋忙他的去了。
“没什么指示没什么指示,我能有什么指示。”郑凯韵连忙说道,“走走走,上我办公室喝点茶,老家给寄了新茶叶,试一试。”
没有事才怪,不过以后有很多事情需要郑凯韵协调,李战也想和郑凯韵把关系搞好。之前因为航油的事情吵过几次,你来我往的斗来斗去,甚至为了搭舞台的事两人都用上了孙子兵法,斗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部队升格了,场站也成了基地,大家心情都好,趁机修复一下感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李战大概能猜到郑凯韵想要说什么。部队改编之后,上级明确指出基地的附属地位,这意味着基地要完全的服从作战部队的安排全方位的做好保障工作。
现行的体制里,大场站是很牛逼的,有些大场站的站长权力比师长的都大。后勤资源的分配在站长手里,所以之前李战得求着郑凯韵多给点航油。从上级对北库战训基地的要求来看,站长变成基地司令后,实际上权力是受到了限制的。
起码航油分配权没有以前那么绝对了。
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很硬气地说话了。“李大队,坐,请坐。”
郑凯韵热情地招呼着李战坐下,烧水泡茶忙活起来。
李战说,“郑站长,你我之间不用搞得这么见外,有什么事你说就是了。”
“场站基地化,级别上去了,高兴吗,高兴,可是地位却降低了,彻底变成了航空兵部队的附属。”
郑凯韵端着茶走过来忧心忡忡地说,“建立战训基地打开门迎接八方来客,资源更多了,高兴吗,高兴,可是要求却更高了。我这个基地副司令干不了多少年了,在北库场站不知道我是老资格,看看场站的干部,很多都是在这边陲山麓之下一窝就是十多年。等来了改编,也等来了裁员。”
李战颇为意外,“这话怎么说,裁员是怎么回事?”
“军区空军转达了空司对北库场站的改编要求。按照要求,场站有三分之一的干部要裁掉或者转调其他单位,都是在边陲地区默默奉献了十多年的老人了。”郑凯韵叹着气说,“李大队,有人说我没当上基地司令心里有怨气,我有什么怨气,我年龄大了干不了几年,可这一帮老部下还能继续奉献个十几二十年。做一刀切我个人是有不同意见的。”
李战说,“我还没看到关于北库场站改编的具体要求。”
“建立信息化保障体系,补充进来高技术人员,一些不符合要求的要么转业要么转调。场站有三分之一的干部不符合要求。”郑凯韵沉声说。
李战心里微微动了动,难道空司采纳我的研究结论?关于场站保障,李战在做“228”课题研究的时候顺带着结合了新战训方式和实际作战情况的要求出了一份报告,连同每个月一次的课题汇报交了上去,大概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