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的笑容慢慢收了起来。
郑凯韵沉声说,“李大队,这些都是能干事的干部,你接收他们也顺理成章。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才跟你提,你就当帮老哥一个忙。”
打量着郑凯韵,李战猛地意识到,这位老站长已经老了,他那一套思维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呢!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以技术性为主的机务大队接收一批坐机关的干部,这不是开玩笑呢吗?他郑凯韵还以为是十几二十年前啊随便拿编制做文章?
猛地李战想明白了上级为什么没有让郑凯韵当基地司令了,再一结合郑凯韵的年龄,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个郑凯韵是越过越糊涂了!
“郑副司令,场站的机关干部我一个也不要,你如果有合适的技术干部,只要通过鹰隼大队的考核,我可以不设上限地接收。”
李战果断地回绝了,看着面露惊愕略带愠色的郑凯韵说,“鹰隼大队不是我李某人的自留地,任何编制都是有明确的岗位要求的。我的部队是要打仗的,不是谁家的度假胜地。郑副司令,我也劝你一句,不要在干部人事这个方面动其他脑筋了。空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作,这些你没有想过吗?”
他站起来说,“我还有个会,先走了。”
敬礼,大步离开。
这下算是彻底把郑凯韵得罪死了,不过李战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官僚思想严重的老站长会给他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这是一个拼起落架数量的时代。
不过,郑凯韵这件事情也给李战提了一个醒。部队升格了,整个北库片区的其他单位全部纳入了101旅的编制内,体量飙升,带来的就是利益之间的纠葛。谁没点小心思,都有,也肯定都会相反设法的争取更多的利益,无论是小集体的还是个人的。
恰恰作为101旅里的超然存在,李战的鹰隼大队也好还是他的个人影响也罢,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大家讨好的对象。光是归新鹰隼大队的鹰隼机务大队就有二十多个空缺的编制,再加上李战影响力巨大的夜鹰战术侦察中队需要补充成装备四架歼-8FR战术侦察机和两架未知型号电子战机的大编制中队,空缺的编制就更多了。而且鹰隼大队的大队部一直只有大队长和教导员,副大队长副教导员作战参谋等等,都要配备齐全。
一边要裁员,一边要补充,一下一上,李战手握的权力就越发的凸显了出来。
如何在初期的纷乱状态中坚守住原则,李战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李战也就终于明白了薛向东为什么非要他休假了。春节将至,下岗职工李健国越发的忙了。
搬入新住宅后,隔三岔五就来一波拜访慰问的人,有相关部门的官员,有老同学老朋友老邻居,有儿子的学校领导老师。至于说媒的这一部分人,在李健国同志宣布大儿子已经有了未婚妻这才消失。
准备过年了,来慰问的人就更多了,官员级别那是越来越高。昨天县里的来了,副县长带队十几号人浩浩荡荡的来,带了很多慰问品。得亏是一百五十多的大户型,四四方方的客厅有五十个平米大,不然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二百斤大米,五十斤花生油,一堆见都没见过但是经常能在电视广告上看到的保健品,一套县书法协会写就的对联,还有六万块钱慰问金。主要是慰问金,六万块啊。
李健国在机械厂工作了那么多年,对县里这些官老爷的作风是一清二楚的。能让他们出点血那是难于登天的。去年春节慰问金就一两千块,今天给到了六万块。原因就在客厅那面挂着太祖和总司令画像的墙壁上,画像下面贴着六张喜报,李战荣立六次一等功部队寄回来的喜报。立功证书和勋章什么的全在李战那边,寄家里的只有立功喜报。
2011年1月11日一大早,李战从北库场站出发踏上归途。
此时此刻,他家里迎来了又一波慰问人员,市军分区政委带队对一等功臣李战的父母进行慰问。军分区的政委是匆匆忙忙吃了几口早饭就带着人赶过来的,到了地方才通知县武装部。
军分区政委紧紧握着李健国的手热情地摇晃着说,“老李同志啊,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啊,为我们南港市争了光,今天我早早的就起来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这份喜报送到您手里,您儿子李战同志啊又立功了!立大功了!又是一等功啊!还有空军司令部颁发的个人荣誉称号!”
李健国都麻木了,矜持地笑着说,“都是党和部队教育得好,主要是组织给他机会,组织关怀个人表现嘛。”
迎来送往见的领导多了,现在李健国同志都被熏陶成半个领导了,说话的神态和动作俨然一副老干部的样子。他也没比军分区政委年长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