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64)

2020-12-13 步枪

“明白,我进一转弯了。”

此时,已经可以看到歼-8的身影出现在机场上空。但凡降落本场的飞机都是要绕场,其实就是大约四个转弯,最后对准跑道。歼-8那独特的身姿绝对极有辨识度。基于歼-7研发而来,动了拉皮手术拉长了机身以便容纳更多的航电设备以及多塞进去一台发动机,一样的气动布局,可以说早期的歼-8就是放大的双发版本的歼-7,只是当时的权宜之计。

技术不够宣传来凑,于是就有了“空中美男子”。

如今五团已经全部淘汰掉了早期型号的歼-8,所装备的都是本世纪初生产的最新型号,最明显的区别是,早期型号和歼-7一样,都是使用机头进气,而现在五团用的型号是两侧进气的,腾出了机头用于安装火控雷达。

相对于四团,五团其实最惨。他们现在的飞机还开不到十年,想要改装,恐怕得再等个十年。除非把现有装备移交给兄弟部队,自己改装新型号。对于二师这样的有“南霸天”之称的一线王牌歼击机师来说,这种操作不算什么。以前四团的老型号歼-7可不就是移交给西部那边的兄弟部队,然后改装了最新的E型。

问题在于,已经确定四团年底改装歼-11,那么五团就绝对不存在移交现有装备再改装的可能了。

据说歼-11比原装的SU-27先进非常多,尤其是航电系统,可以说是一代的差距,各方面性能更是大幅提升。届时,二师的王牌飞行团这个帽子,八成是要从六团转到四团了。

想到这些,李战的心理平衡了不少。

“塔台,我放起落架了。”三两拐报告。

观察起落架的上等兵大喊报告:“起落架放下!”

“起落架放下,可以降落。”李战向三两拐确认。

空中美男子微昂着机头,气质优雅地缓缓落地,主起落架擦着跑道面溅起淡淡的烟雾,滑行一段后,前起落架落地,油门全收,速度越来越慢,随即在地勤的指挥下开出了跑道,沿着滑行道开往指定的停机位。

不多时,第二架歼-8顺利降落本场,标志着本场时隔两年零三个月,再一次迎来了八爷。

至此,西县场站再一次集合了空军主力战斗机的所有型号——歼-7、歼-8和SU-27。繁忙的一个飞行日结束,李战离开塔台的时候,方成河告诉他做好飞行的准备。这让他兴奋不已。

方成河把他留在塔台参与一下塔台指挥工作是存了观察他状态的心思的。从六团的远航警巡编队起飞到五团两批两架歼-8转场抵达本场,再到下午的一个小时的空靶训练,最后迎接远航警巡编队返回本场。可以说是较高强度的工作了,李战的进场离场指挥也很标准,意味着他的状态已经完全恢复。

想到李战中规中矩的下达各种口令,方成河不由想起前些天情报部门传来的月报上的一条信息——三十七号机飞行员在强敌情报电侦部门里有了一个代号叫“南海疯狗。”

肯定是因为李战第一次上空情大胆用音爆警告外机那件事情。

强敌情报电侦部门给所有遇到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都取了代号,并且已经有了十多年的时间。我方获知一些情况之后发现,那些代号大多很形象,反映了飞行员的飞行风格。

可是从李战今天在塔台上的表现看,哪里有半点“疯狗”的痕迹?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如何,能上了强敌的关注名单被强敌“授予”了代号,侧面证明了李战这个新飞的能力水平。

到了晚上的时候,李战才知道,原来从粤东转场过来两架歼-8不是什么驻训,而是为了加强该方向的战备值班力量。交班会上齐宏明确表示,未来两个月,也就是五月之前,新飞行员要完成空靶、地靶射击训练。这对新飞行员来说无疑是压力极大的。

李战同时嗅到了一丝不同往年的味道,感觉到部队的节奏和效率正在发生变化。

当然,他为今晚正式宣布的另一个消息感到振奋——加工资了。

与聂剑锋并肩返回宿舍的时候,他们在低声交谈着,回到了宿舍后,聂剑锋干脆和李战一起进屋,谈一些不太好在公众场合谈起的话。

“你们这一期飞行员,最早下部队的是去年的十月份,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半年,按照惯例,上空靶、地靶训练再快也要等到下半年。你不同,基本上是和老飞行员的训练同步了。”

聂剑锋接过李战递过来的一大茶缸茶捧在手里,坐在木椅上两个肘部撑在膝盖上,为昂着头看着李战说道。

把上衣脱了放在一侧,李战把坐地电风扇打开,屋内的空气有了流动,他问,“也就是说部队的训练节奏加快了,从政委淡定的语气判断,极有可能去年底就确定了的,完全是师里的年度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