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840)

2020-12-13 步枪

现在二师的新飞双机编队飞行训练时间提高了三倍。以前就是老飞带放单飞后的新飞场站上空绕着圈子转练习双机编队飞行,飞那么几圈就得下来了,现在上午飞个二三十分钟不在话下。逐渐的一些飞行员有了一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感觉——飞吐了。

但是四机菱形密集编队超低空高速飞行绝对是高危难内容了。

李战说,“我制定了三步走训练计划,分为三个小标准。”

说着他又写下两组关键数字,道,“达到第一个小标准的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这是和你们师部达成的共识,所以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一步一步的来进行。”

李战说,“今天的训练还有一个难点,通过回形针地区。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气象数据和天气变化规律都组织大家学习过了,今天的预报数据也都在你们手上,但是我还是要强调,回形针地区的天气极不稳定,现在看着艳阳高照说不定一个小时后就风雨交加了。所以在通过回形针地区的时候同志们一定要小心加谨慎,感觉没把握的话千万不能硬闯,你们随时可以拉高脱离编队。总而言之安全是第一位,我们没有必要在每一次训练中就冒巨大的风险。”

在一旁静听着的唐国正微微有些诧异,这不像李战的风格,他一贯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什么妖魔鬼怪在他面前都是必须要用拳头打倒的,从来没有想过后退不已静观其变。

今天说出这一番话让唐国正感觉到李战成长了许多。细细想来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是当了两年大队长的人了,管的那个大队飞机比人家一个团的都多,大局观也该养出来了。

唐国正不由的感到欣慰,李战毕竟是从他手底下出去的兵,尽管李战在四团服役期间从来没有见过他。

李战说,“第一批四机我飞第一长机,第二长机是戴盟民副团长,飞的时候戴副团长注意看我的操作,第二趟你飞第一长机位置。”

“是!”戴盟民没有丝毫副团长的架子,起立回答。

李战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随即对其他两名飞行员说,“梁嘉辉飞左一,全玉东飞右一。你们的原则是紧跟着我,不要管第二长机的位置。第二长机要注意和我保持高度差,不能小于二十米。”

“明白!”

三人全部起立回答。

李战扫了一眼说,“摄像飞机的出发吧。”

两名学员立马起立立正敬礼,随即提着飞行头盔狂奔出门乘坐通勤车直奔停机坪,那里一架歼-11BS重型战斗机已经做好了准备,和机务交接飞机,滑出至起飞线等待。

李战向唐国正报告道,“唐参谋长,我们做好准备了,摄像飞机可以起飞。”

唐国正马上通知塔台下令放飞,那架由培训班学员驾驶的担负全程摄像任务的歼-11BS拔地而起迅速升空。

随即,李战带着其余三人直奔停机坪。遥记三年前的那一次因本场天气突变备降桂北却遭雷劈导致发动机舱起火不得不硬着头皮在本场迫降,李战越发的感到自己和桂北场站肯定有一段不得不说的肯定难忘的故事。

比如现在驾驶歼-11B第一次在南方起飞。前面训练都是用的双座机坐的是后舱教员席位,现在则是恢复了他最喜欢的状态——对飞机拥有绝对的完全的操纵权。

飞行是相当主观的行为,充分体现的是飞行员的全方位素质,每一个操纵动作都能表达出大量的信息来。“蓝军部队”搞的“雪梨”电子分析系统就能够根据飞行员的声音来判断其性格。

李战因此得了个“南海疯狗”的绰号,充分体现了他的飞行性格。

此时此刻戴盟民看到李战一个极其粗暴的旱地拔出起飞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这个绰号了当年往事,连忙的深油门跟上,迅速接近完成编队。他和梁嘉辉、全玉东不免有些手忙脚乱。

前面李战都是坐后舱而且极少干预学员的驾驶,他们可没见识过李战的飞行风格。

顿时就有很大压力了。

李战不断的左右回头看左一和右一位置,提醒着:“左右跟紧了,玉东注意把握距离你距离太远。”

“明白!”全玉东精神高度集中,谨慎的向长机靠近,通过目测和仪器把握着距离。

第二长机的位置相对容易飞一些,只需要把握好和第一长机的高度差以向东航向航速飞行就不会出问题。但是第二长机是要随时飞任何一个位置的,是全能替补,所以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飞过了城区之后,四架歼-11B重型战斗机以极小的间隔下高度,从地面看上去就是整个编队同时小俯冲下高度,动作整齐划一工工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