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857)

2020-12-13 步枪

时至今日尚无一支部队能够试出鹰隼大队的战斗力天花板,这支大队编制实则有整团规模的专业模拟蓝军部队的作战能力去到哪个程度是未知数。

细细想来也就释然了,如果李战没那个能耐,师里用得着费尽心思把他请过来当教员吗,师领导更不会如此优待他。一切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李战说,“是歼七,而且一开始用的还是乙型。别说比歼十歼十一了,比一般的二代机部队都不如。后来用的M型不都是从二师转过去的吗?你是不知道当时换装的时候我们多激动。再到后来接收你们的苏两七,我们老旅长当场就激动哭了。那个时候装备是真的差,差到你想象不到。我刚到北库的时候101团还有一个大队的歼六普拉斯。歼六啊老张,岁数赶上你老丈人的了!”

“这我知道,当时你不就是开了歼六普拉斯把师长他们一个大队的战机戏耍了一遍吗,早都成军中的传说了。”张威说。

李战叹了口气转身迎着风站立着,“有先进三代机谁会开歼六升空打仗。”

一句话道尽了数十年间中国空军的沧海桑田。实施起降测试的前一天,空司和军区空军派了一个调研组下到了中南场站,带来了一项评级计划。

简单地说,李战同时受命做场站的评级飞行,据说空司准备搞一个基地等级体系,全新的考核标准。空军场站和民航机场一样是有级别的,比如北库战训基地,在改基地之前是正团级大场站,能够起飞大型军用飞机,向下兼容。这一套等级体系与民航机场相似,依照跑道等基础来进行评定。

而新的评级体系是包含了保障能力、使用难易度、地理位置等等新因素的,全方位的考量一个场站的等级,为未来的调整提供充分的依据。

新的评级体系刚刚进入实际测试阶段就碰上二师要对中南场站进行起降测试,干脆合而为一事不劳二主把测试评级试点放在了二师,都由李战来进行测试飞行。

于是既定的飞行日不得不往后推,李战需要学习和了解新评级体系的详细要求和细则。这一下不但要找出合适的起降航路还要反复摩擦探索更多的细节,比如更清晰的向上向下的兼容能力范围。

在新的评级体系里,一些专门部署战斗机的场站有可能会因为地理位置而被调高等级,而一些军事地理位置方面没那么突出的大场站可能会因此而被调调低等级。

新评级体系关系到官兵们的切身利益,北库场站变成北库战训基地之后不仅仅是基地化的结果,也是场站等级调高的结果,场站大部分官兵都因此得益,一些晋升困难的、无望的干部更是在这样的变化中原地升级。

最让李战感兴趣的是,基地场站的等级与各类补贴标准是相关的,如在评级中被贴上高危标签的,相关的补贴是相应的增加的。

凡涉及到官兵们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严谨慎重,要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和试点,搜集大量的数据再进行分析研究,再谨慎的进行实施。

天公不作美,湘南地区迎来了第一场雪。

李战一大早起来站在走廊那里目光越过跑道望向远处的被浓雾笼罩的群山,不免的唉声叹气起来。不用看天气报告他都知道这不是飞行的好天气。

吃早饭的时候张威手里就拿着报告过来了,一屁股坐下后看似失望松了口气说,“飞不了,桂北气象台没批准。”

李战不感意外,说,“能见度不到两百米,平原机场尚可一试,山区里的就算了。”

“哟,你也有怕的时候?”张威说。

李战喝完最后一点粥,打量着张威说,“你怎么还松了口气,害怕吗?”

“我?没有啊,没有吧,我怎么会害怕?”张威强颜欢笑。

李战好整以暇地说,“我等下和参谋长谈一谈,再和调研组谈一谈。测试飞行嘛,要飞极限的情况下现在的天气其实是蛮合适的。”

张威差点站起来,愤慨地说道,“你这人怎么回事?只是能见度五百米吗?看看,看看风力,你是要顺风起飞啊,别说跑道够用不够用就算够用进山了怎么办?还有恶劣天气下山区里的低空气流。南方山区和西部北库的可是完全不一样,你们北库的尚且有迹可循南方山区的低空气流是没什么规律的,这些你都知道啊。”

神情严肃地盯着张威看了好一阵子,李战起身端盆子走,送到回收处那里后大步就朝等在一边的通勤车走去。

张威愕然,发了一阵子呆后连忙的追出来跳上车,解释说,“老李你误会了,我不是怕死我怎么会怕死呢,我的意思是在不可能的天气起飞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空军财产的不负责。命丢了事小战机没了事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