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863)

2020-12-13 步枪

唐国正打量着飞机,目光落在烧黑了的发动机上,皱眉说道,“发动机着火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他们俨然把这架编号为B-25277的民用运-8当成了部队的飞机来研究讨论,把当前发生的事故视为了部队的事故,因此讨论得非常的认真。李战更把这起事故当作一次难得的实战机会,发挥他的所长做一些相当有用的研究分析。

李战说,“应该是热启动导致的。两台发动机停止工作后供油系统没有停止,机组按照程序重启发动机的时候才切断了供油,但是此时发动机里已经有了不少燃油,所以在借助APU启动发动机后导致了起火。”

顿了顿,他说,“发动机起火不是最危险的情况,我认为结冰才是导致飞机不得不迫降的主要原因。机组已经及时切断了起火发动机的供油,当时下着大雨,发动机舱的火势无论如何都不会发展得很大的,反而会逐渐的减弱。但是机组没有意识到两台发动机失去作用后影响到了除冰系统的正常工作,机翼和襟翼开始结冰。他们以为襟翼失去作用是发动机舱的火灾蔓延到了机翼,其实不是,当时的火势还不是很大。”

“舱音记录仪和飞参记录仪拆下来没有?”唐国正顺着话问。

李战说,“不用拆,直接提取就行。”

张威提醒道,“参谋长,李大队长,这不是我们的飞机。”

两人一愣,情绪戛然而止,李战尴尬一笑,“哦对,不是我们的飞机,调查应该由民航总局负责。是了,我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尽早完成调查尽早移走飞机。”

“应该没问题,他们也许巴不得我们提供帮助。”唐国正说,“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

李战说,“趁着天气没有明显变化,参谋长,派几个人给我,我马上着手开始初步的调查,一些证据要固定下来。”

“会给你派人,但是要展开调查必须得征得民航总局的同意。这样吧,在不影响现场情况的前提下你先继续调查,我马上向上级请示。”唐国正果断地说道。

“是!”

张威让场站的人找了一台单反过来,根据李战的指示对飞机的一些部位进行了拍摄,尤其是几处尚未融化的结冰区域。唐国正那边还没有什么消息,李战这边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信息。

李战对运-8系列中型运输机的熟悉程度超乎一般人想象,他是真的有过几次和机务组拆装该型飞机的经历的。借助几台必要的辅助设备,依靠手上的工具他们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基本分解掉运-8的早期型号。

陆军大头兵玩的是轻武器的分解结合,李战这些人玩的是飞机的分解结合。当初为了让飞行员对掌握的飞机的了解达到极致,刘国坚要求每一位飞行员都必须完成三次一个小时内基本分解掉飞机的测试和一次组装测试。

因此李战对运-8上面的每一处每一个部件都非常的熟悉,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部位一样。

后续的大量改型百变不离其宗,当年改装运-8的时候李战这些人都接触过后续型号,十分清楚里面的情况。

李战深知运-8系列飞机一个较大的缺陷是除冰防冻系统不够好用,而且至今为止也没有彻底解决。为了防止因为结冰出现事故,大量的运-8被要求限制在淮河以南地区使用,高原地区也基本上不使用。

通过计算当日8Y1771所在空域的气象情况以及飞行参数、载重、无动力滑翔距离等数据,李战赫然发现该航班即便只剩下两台发动机也完全能够滑翔到旅游机场的,前提是关闭除冰系统。

除冰系统占用的发动机功率成为了限制8Y1771到达旅游机场的最大障碍,当然,如果不开启除冰系统,8Y1771也许连中南场站都到不了。

但是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可以为厂家改进该机的除冰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8Y1771遇到的天气十分的具有代表性,在后续的大规模调查中发现中南地区经常会出现同样的天气,只不过从来没有一架运-8遇到罢了。

越来越多的疑问都找到了答案,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发动机停车,却成了最后一个没有头绪的问题。民航总局的调查组在李战为首的部队调查组的协助下做了很多方向的分析,好几种可能性都被排除了。

眼看着2012年的元旦越来越近,李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问题会不会同样出在除冰系统上面?

这是已知的带有先天性缺陷的系统,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但是遇到8Y1771所遇到的天气,除冰系统的缺陷就一定会暴露出来。

可是除冰系统与一号、二号发动机的熄火可能存在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