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果断的把飞行计划往后推了几天,连忙的联系姚东明以及三百师索要他们的Su-30MKK机队的使用情况,包括作战训练等等。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三百师知道Su-30MKK是专业的战斗轰炸机,但是对该机的使用却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更多时候把该机型当成重型制空战机来使用,这样的结果似乎顺理成章,毕竟该机型的空战能力不俗,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不逊色于歼-11B的。然而这么做却完全没有发掘出该机型的真正作战能力。
在关于对地打击方面,李战哭笑不得地发现三百师对Su-30MKK的理解还停留在强-5攻击机的阶段……
这样搞还要歼-10、歼-11干什么?
毛子为什么要搞Su-34,就是因为他们认为Su-30MKK两头落好——制空比不上Su-35,对面打击又满足不了部队的需求。于是打造出了Su-34这样的怪物。
说白了,三百师在实际使用中平衡掉了Su-30MKK的优势。对地打击绝不是打点航火扔几颗航弹那么简单,甚至不是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那么简单,这涉及到的是一个打击体系,而Su-30MKK是这个打击体系里最重要的一个关节。作为替代机型,歼-16是要扛起这个担子的。
这个时候李战才意识到鹰隼大队作战战法的超前程度了,这个超前是相对空军航空兵部队现在依然普遍存在的作战思维僵化现象。
他还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海航的Su-30MKK部队是否也存在同样的认识误区。相对于空军航空兵,Su-30MKK对海军航空兵简直是量身打造的兵器,是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的中坚力量。他记得在搞“233”课题的时候,一些课题成果已经在一些部队进行试点推行了,比如低空突防攻击这套战法就推广到了海航部队。
也许海航的情况会好一些吧,毕竟他们面对的形势是相对单一的。
要了解海航的情况眼前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二师师长齐宏,他是从海航九师调到二师的,在海航当团长的时候第一批改装Su-30MKK,可谓绝佳人选;另一个是陈飞,他去了海航一年多了肯定也很了解情况。
二选一的情况下李战毫不犹豫地选择找陈飞。找齐宏的话,如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担心以齐宏的性格会恼羞成怒又把他赶走。当然,齐宏现在巴不得他留下怎么会赶他走,主要是李战担心齐宏会有所保留。
他对齐宏此人还是有一些个人看法的,况且只是了解Su-30MKK在海航中的使用情况,没有必要搞得众所周知。陈飞很慌,一连几天心神不宁。他怀疑李战推迟飞行的原因在他,认为李战要换掉他。他很清楚李战有这个能力,他却毫无怨言。
一直到李战找过来他还以为是来通知他换人一事的,结果李战问的却是Su-30MKK在海航中的使用情况。
迅速总结了一下,陈飞说,“海航的苏三零主要担负对海打击任务,从引进装备的那一年就开始了,是重点科目。这两年海航的苏三零部队对海打击能力提升得很快,这和你有很大关系啊,用的就是你在北库搞出来的低空突防战法。”
话锋一转,他说,“不过和飞豹相比,苏三零的空战科目比例是较多的。苏三零空战能力不弱,海航很缺制空战机。应该说是什么战机都缺,只能让苏三零挑更多的担子。阿战,你觉得苏三零的使用存在不妥之处?”
一声“阿战”让李战内心唏嘘不已,但这些事情已经不足轻重了,他和陈飞的关系恐怕回不到原来的交心状态了。
不过这不会影响到李战的工作,北库两年的历练让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好状态。
他凝眉说道,“没有不妥,到处都缺飞机,你们海航对苏三零进行高强度使用实属无奈,他们侧重对海攻击的思路很正确。但是在我们空军部队里,我发现对苏三零的使用是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的。歼十六是苏三零的替代机型,我们作为试飞小组如果搞不清楚方向,很难给部队提供正确的战术使用指导指南。”
一句“你们海航我们空军”让陈飞心中惭愧不已,稳了稳心绪,他说,“我同意你的观点,对歼十六这个飞机海航内部也是存在不同看法的。一派认为侧重发挥它的制空能力,另一派则认为这个飞机应该作为专业的攻击机来使用。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背景,部队给厂家的指标是基于苏三零的,也就是说研制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没有对具体使用方向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李战微微点头,陈飞是很专业的,显然此前做过扎实的功课,他说道,“没错,这是十几年来的惯性思维导致的,毕竟十几年前谁都没有想过四代机会这么快出来,很多作战任务都是同一款飞机一肩挑,而且当时空军的发展战略是以国土防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