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_作者:步枪(915)

2020-12-13 步枪

彼此行军礼,李战离开飞机,马上招呼陈飞:“准备起飞!加油机在建设岛等我们,加了油直接飞回中南场站!”

“加油机?就吴参谋长提到的那架加油机啊?”陈飞愕然。

“是的,快准备吧,我们要在高新三三的前面起飞,加油机等不了很长时间,他们油也不多了。”李战跳上皮卡车招呼驾驶员赶紧的往办公楼那边走。

找到钟国邦说明了情况之后,钟国邦说,“能走当然是最好的,好,我马上通知他们准备好,走,我送你们。”

带上了飞行装具后,他们迅速返回停机坪。那台挂着“请跟我走!”标语的轮式铲车又轰隆隆的开过来了,驾驶员甚至是着工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

之前那两个兵再一次把木梯子扛了过来,护着李战二人登机,他们迅速撤掉梯子后,李战看到那边的装修工人马上就把梯子给用了起来。装修登机两用木梯子的即视感总让人感到很新奇,当然,用轮式铲车充当引导车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李战使用APU完成了两发的开车,检查了各个系统后暗暗松了一口气,飞机的状态很正常,连一丁点小毛病都没得。飞机这种精密机械每进行一次飞行都必须进行一次检修,所以吴飞友他们在检修完成之前是不会起飞的,但是李战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只能寄托于歼-16的耐操能力方面了。

显然这一次歼-16很给面子。

“李组长,陈团长,得空过来玩啊!”钟国邦向李战、陈飞招了招手,敬礼。

李战迅速换礼,大声说道,“向守礁部队的弟兄们致敬!”

座舱盖缓缓落下闭合。

李战推动油门杆在轮式铲车的引导下缓缓的开向跑道的起飞线,南端的工地也暂时停止了作业,人员和一些会影响到飞机起飞的仪器机械也早都暂时的拉到了一边。

轮式铲车开走之后,钟国邦远远的竖起了绿色的旗子,李战干脆利落地把油门杆推到底,转速上来之后迅速松开刹车,经过加强并且更适应恶劣跑道的前后起落架轮胎开始高速滚转起来。

五百多米的滑跑,李战用力拉杆抬升机头,1616号歼-16猛然仰起四十五度仰角高速爬升起来。

李战呼叫了吴飞友,“高新三三,我先行一步,祝顺利,完毕!”

“试验幺六,后会有期,祝顺利,完毕。”吴飞友回答。代号“奶妈”的轰油-6加油机是第一批加油机,也有些年头了,比起一年两审的高新33号运-8海上巡逻机年纪不到哪里去。

它在建设岛空域盘旋了二十多分钟后,加油员透过舱窗看到了从后半球迅速接近的1616号歼-16战斗轰炸机,随即呼叫机长,“有一架飞机正在接近,六点钟位置大概……七公里。”

机长迅速发出识别代码,顺利地确认了身份,“是他,做好准备。”

随即,他向受油机通报飞行参数:“试验幺六,航向360,标准气压高度6000,空速370,准备好报,完毕。”

陈飞迅速确认了飞行参数,一边调整着一边对李战说,“受油机的飞行参数要以加油机的为基础来进行微调。从加油机的五点钟位置进入,比加油机低一个机身高度。一会儿我操作的时候你注意一下飞机前后的飞行参数变化。”

“明白。”李战认真的看着。

1616号歼-16战斗轰炸机的控制权在了陈飞的手里。

一般来说,只需要一次带飞他就能基本掌握空中加油的技术,在此之前他早已经走在了前面——当时从大红鹰师回来后他就组织了空中加油理论教学班,不止他,鹰隼大队所有飞行员都进行过扎实的理论学习。

从理论走向实践,一些人无师自通,一些人则费劲力气也只能在门口蹭蹭。

轰油-6飞得很稳,机长选择的位置非常好,几乎没有侧风,气流稳定,看得出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机长。

陈飞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战机慢慢的接近。轰油-6早就放出了输油软管,软管锥套是一个菊花头,那里是输油口。陈飞要把座机的受油管的头捅进菊花头里,而且动作必须要小心谨慎,太用力的话会捅过头导致软管往回跑,会有打到战机的危险,力气太小的话够不着菊花头也就谈不上加油。

比外科手术的精细也是不遑多让的。

陈飞说,“对接过程需要时刻注意加油机的姿态变化以及侧风对软管的影响,软管式空中加油的难度比硬管的要高很多,软管头通常会不停的摇摆,受油管从哪里进入,怎么样才能顺利安全的和软管头成功对接,这个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

他专心致志的控制着飞机朝菊花头接近,受油管早就放了出来。歼-16的受油管位置在座舱左侧,是飞行员视野最好的位置,这一点和歼-10系列战机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