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次听乌雀山大桥的消息,都会听说总工程师和国家设计院的名字,设计师律风几个字,反反复复提及,这下总算是能够和本人对上号了!
网友补课小链接一戳,马上就能见到律工在英国自信骄傲的容貌。
他话语里自带的从容,再对比地震刚过便奔赴现场的急切,仍在为桥梁担忧的民众,顿时放下心来。
“设计师都去了,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国家设计院离乌雀山这么远,看起来收到消息就来了。”
“希望大桥平安无事,希望乌雀山全体人员平安无事,过个好年!”
“不过,他身边的人好眼熟,也是乌雀山大桥的设计师吗?”
疑问一出,就有侦探负责抽丝剥茧。
律风只能看到侧脸,可他身边的人有一张看向镜头的画面,足够所有人看清那人的模样。
成熟、冷漠,微微蹙起的剑眉似乎对记者的偷拍十分不满。
又碍于不能离开律风,只能做出眼神警告。
这样的气质,简直和群众心目中温和良善的设计师截然不同。
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俊朗面容,永远无法挡住颜控全网搜索的欲望。
终于,震惊的群众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并发送了一张照片。
“陪律风的是不是他?!”
C.E建筑事务所优秀建筑师的硬照,将殷以乔冷漠严肃的脾气彰显得淋漓尽致。
他身穿西装,瞥向镜头的冰冷气质,与记者的偷拍如出一辙。
根本不需要再次确认,就能震得看见照片的人惊在原地,爆发出滔天疑惑!
“殷以乔为什么跟律风一起去乌雀山大桥?!”
“他不是英国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吗?怎么会在春节来中国!”
网友的疑问和诧异一样多。
网络上关注乌雀山大桥消息的网友,在春节热闹的气氛里逐渐走偏,询问出了十万个为什么!
然而,他们的提问,并没有好心人能够回答。
因为,清楚殷以乔和律风关系的人,都盯紧了工作群,唯恐律风会突然消失不见。
“没事,我到大桥了,消防和部队都派了人过来。一切正常。”
律风一边发送消息,一边和殷以乔往乌雀山大桥走。
被雪覆盖的山顶高速桥,仍有除雪车在持续工作。
除了周围驻守的官兵随时待命,乌雀山大桥看起来和律风离开时没有两样。
留守的项目经理,很快和律风碰面。
他说:“我们已经沿着桥检查了路面和主要支撑结构的情况,智能巡检发回的参数也没有任何异常。”
“明天高总工带团队来了之后,我们会再组织一次详细的检查。”
他说话的白雾,化在乌雀山冰冷的寒风中。
在这个季节遭遇地震,将全部留守人员的神经都绷紧了。
虽然大桥一切设置都参照了震区设计标准,加固了所有设备桌椅,但是亲身在桥梁上经历了大地震,仍是令他心有余悸。
幸好大家都有经验,地震第一时间躲在固定好的抗震桌下,巡检的人也赶紧抱住栏杆、趴在地面,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
平时的地震训练,起到了极佳的效果。
项目经理开开心心欢迎律风和殷以乔,还有心情谋划今晚多加几只羊,大家和救援部队一起户外烧烤。
于是,律风和殷以乔留在了山上。
地震这样的灾难之后,本该要求全员撤回安全地带,却因为乌雀山大桥在这里,所有人都得守住它。
他们站在乌雀山大桥上,攀附着冰冷的栏杆远眺山底。
即使零下4℃的低温,也无法阻止这座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桥梁在夜色中闪烁光辉。
它好像一条从山脚盘旋到山腰的玉带,一路上连接着抗震抢险车辆的应急灯光。
哪怕律风还能感受到轻微的余震晃动,可见到了那些灯光和桥梁附近驻扎的军人们,他心里就一点儿也不慌张了。
“我们给老师录个视频吧?”他提议道,“让老师看看,最可爱的人守护的乌雀山大桥。”
于是,远在英国的殷老先生,看着跨洋播报的地震消息,收到了前线发来的视频。
“老师,我们在乌雀山大桥了!”
律风和殷以乔并肩站在乌雀山大桥上,背后清晰可见月光下莹莹生辉的乌雀山盘山引桥。
野旷无人的景色,在星辉下显得静谧。
又因为他们镜头一转,变得无比热闹。
留守乌雀山大桥的工作人员,围着火炉高兴的说说笑笑。
不远处还有身着迷彩服军大衣的身影,笔直地站在冰冷的冬季,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夜晚烧烤。
殷知礼看着视频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