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_作者:言朝暮(147)

他进入国家设计院多年,没见过哪位总工程师,天天到设计室看他们的进度,即使人来不了,也会叫瞿飞做一个简单汇报。

他隔着房门,都能听到瞿飞的大嗓门,乐颠颠地说:“师父,没问题,你得信我!”

一听就十分不可信。

瞿飞抓了抓头发,叹息一声,“老头子嘛,年纪大了,主持这个项目肯定心急。”

他抽一口烟,齿间逸散出浅淡的烟草气,带着掩盖不住的伤感。

“南海隧道整个项目,正常开工到结束,少说十年。我们这些做设计的,画完图,交给工程队就算完工。可他当总工程师,得从头看到尾。”

瞿飞的声音压得很低,“上一位总工,看了南海隧道二十多年,都没能等到它开动的一天。”

律风微微皱眉,还没问出心中的疑问,却听瞿飞怅惘说道:“一个人能有多少十年、二十年呢。”

“我们这些人能坐在这里给南海隧道画图,都算是一种幸运了。”

南海隧道从1998年起,就召开过学术研讨会。

首届参与项目研究、甚至负责项目的相关人士,不知道换了多少届,又走了多少人。

可瞿飞的语气,不像是旁观的后辈,更像是陪伴着上一位总工,看尽了二十年徒劳的记录者。

南海隧道项目信息一切成谜,如果不是翁承先告诉律风,这个项目还存在,自己就是总工程师,他可能查不到任何消息。

更不用说,上一位总工了。

律风好奇问道:“你认识上一位总工?”

“害,那不是我师公吗?”瞿飞叼着烟,神情刻意显得悠闲,“他老人家,五十岁意气风发当总工,说五年内论证完毕,十年内修建成功,结果,还不是传给了我师父。”

“哼。”瞿飞不服气地自嘲道,“要不是我师父瞧我不靠谱,非要亲自建成它。说不定这项目,还能传给我呢。”

一项横跨南海工程,从他嘴里说出来,像极了什么祖传的手艺。

即使他轻描淡写,说得自在轻松,律风仍是没法随着他的自嘲,去开一个跨越三辈的玩笑。

律风的视线,扫过瞿飞简陋的工程记事本。

上面一条条带有时间刻度的记录,都在仔仔细细南海隧道的每一天。

干桥梁项目的,又何尝不是一种祖祖辈辈的传承。

只不过,外国人把传承写进姓氏里,中国人把传承写进了骨血里。

律风笑着回他,“看起来,这项目肯定没法传给你了。”

“有翁总工在,十年之内,南海隧道必定通车。”

他说得信誓旦旦,瞿飞心头暗自升起的悲春伤秋,都给冲得七零八落。

“嘿。”瞿飞也不知道律风是有什么魔力,“怎么你这么一说,我竟然真的信了呢”

他们的闲聊还没能进入尾声。

同样中场休息的设计室,忽然爆发出一声怒吼。

“卧槽!宝岛搞事了!”

第41章 铿锵决心

南海隧道项目官宣不到一周, 宝岛已经开始表演传统艺能,并且登上了各大网络。

《抗议?宝岛聚众反对兴建南海隧道。》

《环境污染、劳民伤财,修建南海隧道为哪般?》

《聚众反对南海隧道, 造桥致癌不得民心!》

律风他们站在设计室里,盯着这些突然跳出来的网络新闻, 标题就能代表所有内容。

点击去, 便是震撼视线的大红色横幅,用繁体字写上了宝岛对南海隧道的抗议。

从环保到致癌, 甚至还控诉宝岛当局浪费纳税人的钱。

一看就是老上街er了,整个口号都透着令人迷惑的气息。

“要不是我们还在画图, 都以为跨海桥已经开工了。”

“你说这群人是不是量产赶场啊?我之前看他们示威抗议一家企业,不也是这些人?”

“又是污染环境,又是桥梁致癌,这群人是不是没有脑子, 怎么不把宝岛的桥全给拆了, 回归原生态。”

设计室里嘻嘻哈哈, 看宝岛日常表演,透着繁忙人士笑看无业游民的感觉。

桥都还没确定怎么建, 独一份的设计图还在他们的手上。

已经有失智岛民加快速度,扯起大旗, 来场预演。

这场面大家见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唯独律风盯着那些图片, 陷入深思。

他在英国留学, 对这些聚众见多识广。

糟糕的交通沿线时常会出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手拿纸牌、横幅,宣扬自己的观点意见。

但是……

律风点了点其中一个白底红字的呐喊,问道:“这个‘相挺团结’的‘团’字是不是错别字啊?”

他们习惯了简体中文, 看繁体往往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