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基建狂魔_作者:言朝暮(196)

周一早上,律风凌晨四点出门到达了立安港机场。

南海隧道建设队伍一行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他们这次是受邀前往宝岛协商后续工程,所以破天荒地没有乘船沿着隧道去宝岛。

而是坐飞机,找宝岛报销。

瞿飞正和翁承先低声说什么,见律风来了,眼睛一亮。

“嚯,你背个电脑是要赶文件?”

“不是。”律风笑道,“有点私事。开完会需要用电脑,所以就背了。”

律风很少背电脑。

瞿飞常常见他,也就是拿个速写本出门,能记事、能画画,还不占地方。

搞得瞿飞有样学样,买了个掌心大的白本子用。

只可惜,师父看过他的跟风行为之后,直言不讳:

律风用速写本勾勾写写的样子像个大艺术家,他就像个海鲜大排档点单服务员。

一行人赶了早班飞机,前往宝岛。

虽然会议过程枯燥,还有宝岛代表慢腾腾拖沓时间,但是也不影响律风愉快的心情。

他频繁往来海峡两岸,算是懂得了小时候学的乡愁。

一湾浅浅的海峡,必须搭乘飞机、乘坐渡轮才能到达彼岸。

每一次前往宝岛的心情,都格外不同。

这一次,是雀跃。

他背包电脑里,是周末跟师兄一起渲染修改的同舟,老师一定会喜欢。

殷知礼在台风之后,没有急于埋头修改大船设计。

而是带着助理一起,走遍了祖国大地。

他走到每一寸心心念念的地方,都会给律风发回视频、照片,仔细讲述自己的感慨与欣慰。

即使殷以乔抗议道自己才是爷爷的亲孙子,也无法换回爷爷固执的心。

按照殷知礼的说法,他只有跟了解中国、深爱中国的孩子,才有共同语言。

所以,律风无比期待老师见到同舟。

这艘由他和师兄一起,传达出对中国深层理解的船舶,也许能够给老师带来新的灵感也说不定。

于是,会议结束之后,律风没有立刻入住酒店,而是前往了殷知礼临时办公地点。

他刚从乌雀山大桥回来,说自己乘车过桥,兴奋得哈哈大笑,发回的视频都透着老顽童般的快乐。

律风见到他时,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拿出电脑,将同舟展现在了他的面子。

“老师,这是我的师兄一起做的模型!”

殷知礼好久没见过这么学生气的律风了。

好像回到了英国独立建筑学院,他站在台上授课,律风拿着速写本过来,给他看自己按照教学内容,画出的简单结构。

殷知礼高兴的凑过来,微眯着眼,“好,好,我看看。”

他笑容温和,仔细端详着屏幕上银灰色的建筑物。

船舶建设于山峰,沿着陡峭山壁走势,拥有独特的尖锐气质。

可它是一艘船的造型,便透出一丝别样广博温柔。

层层叠叠的船窗,开在山棱之间,好似山中挖出的一条缎带,美不胜收。

“同舟、同舟。”殷知礼念叨着它的名字,对它爱不释手,“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老师果然是能够领会设计意义的人。

律风慢慢阐述设计理念,总会得到老人欣慰赞许的目光。

“我去过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山。”殷知礼缓缓说道,“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中国的大山,能够给我最深的感触。”

“咱们的祖先,好像你设计的这艘同舟一样,脊梁笔直,心有天下。”

他摘下老花镜,问道:“我不太信以乔跟你一起做的这个模型。这完完全全就是你一个人的作品。”

事实上,是的。

殷以乔可以帮助律风更好改动建模缺陷,挑出整座建筑物的错漏,渲染出最合适的光影。

但是,在设计理念和对中国的了解方面,殷以乔完全帮不上忙。

可律风仍旧说道:“不,这是我和师兄共同的作品。师兄还跟我说,小时候您就告诉他同舟共济的典故,所以我们一起做了同舟共济的大船。”

他对殷以乔的维护,在殷知礼眼里,正如小孩子们互相袒护的模样。

殷知礼比律风更清楚自家孙子。

做建筑行,做热爱祖国的建筑……怎么可能比得过律风呢。

长辈的偏心,往往付之一笑。

殷知礼也不跟律风争辩,心里明镜一般。

他站起来,止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走到工作台边,启动了电脑。

窗帘拉上,办公室里灯光变暗,投影仪照射出耀眼的光。

殷知礼说:“既然我见到了你们的作品,那我也给你看看我的作品。”

投射在平坦墙面的示意图,不再是简单黑白线条,而是一幅全景渲染的设计概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