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隆重的信件,国家设计院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们小心翼翼拆开封口,抽出来的信纸用材考究,边缘烫出了精致的花纹,还有独特牛皮纸暗纹。
上面用漂亮的英文花体,潇洒地写着内容。
拆信的人皱着眉念道:“额,尊敬的国家设计院,我们什么什么一直是建筑方面……”
就算他们是国院的行政,也不代表英语水平能够流畅的阅读这份措辞郑重的花体英文信。
正当他们愁眉苦脸,考虑是不是找个翻译器拍照的时候,忽然有人眼前一亮。
“后面有中文!”
拿着信的人,赶紧翻到后面的中文页面。
相同繁复漂亮的纸页,换成了宋体字清楚的写着“邀请函”
中国国家设计院敬启: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始终秉承“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开展建筑学术研究”宗旨,致力于开展国际建筑学术交流。
贵院优秀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经验,在建筑、桥梁、道路、城市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目共睹。
因此我们诚挚的邀请贵院莅临英国伦敦,参与“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建筑”专题交流会议,加强国际建筑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建筑学术发展。
期待贵院的回复!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
作者有话要说:殷以乔:我能等。
殷知礼:有些事情不能等,我要看我的好学生~
第18章
国家设计院一直负责国家大型基础建设, 获得过国内无数奖项认可,也一直在国内顶尖学院讲课。
却还是第一次收到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邀请函。
这个成立于1834年的协会,在英国建筑巅峰时期, 聚集了无数优秀建筑师,创造了全世界为之赞叹的建筑研究成果, 最终成为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权威的协会之一。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不负责教导出优秀的建筑师, 也没有标准可以评判它。
因为,它就是西方巅峰建筑艺术的评判标准!
办公室认真查看邀请函的印鉴, 甚至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对外公布的联系地址、电话,与邀请函附列的联系方式进行对比。
确定了它的真实。
“你说这邀请函是不是殷知礼……”
他不用完全说出来,周围人立刻露出了然的赞同。
律风设计的乌雀山大桥,刚刚掀起了国内桥梁的期待狂潮。
所有关注着这座大桥的媒体,都在细数它成功获批的不易,与盘山设计的巧夺天工。
所有人都在惊叹于律风的奇思妙想, 所以面对突然出现的邀请函,很容易令他们想到律风的老师殷知礼。
殷知礼身为中国人,凭借着建筑上非同凡响的造诣, 成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荣誉资深会员。
他能在西方文化表达的圣地,拥有一席之地, 始终令建筑从业者感到无比骄傲。
因为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天生带有得天独厚的贵族姿态,充满了西方建筑艺术的傲慢, 曾经对中国建筑颇有微词。
而正是那位年过七十的老先生,身披各大建筑荣誉,用极具艺术感的建筑、独具创造性的表现力,使中国现代建筑重新获得了世界建筑权威的青睐。
他双鬓斑白,浑身散发着中国文人般的儒雅、随和。
不需要更多奖项和赞美, 他的名字就代表着现代建筑的最高水平。
殷知礼不止一次在交流会上,骄傲地讲述着中国古建筑的伟大。
并且他直白说道:中国现代的建筑水平,正在飞速弥补缺席的一百年,他们很快就能在建筑界崭露头角,震惊世界。
这样的人,在西方把持的建筑世界,无疑是寂寞的。
如果不是他设计的建筑,充满了中国古典的美感和底蕴,重新擦亮本该属于中国的辉光,他所说的期盼,恐怕只会沦为笑柄。
现在,乌雀山大桥通过批准,殷知礼所在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就发来了邀请函,怎么能叫他们不多想。
办公室的人唏嘘感慨,赶紧收起围观律风的心思。
立刻将这封郑重的邀请函,上报了院长。
已经为乌雀山大桥兴奋了好几天的李正业同志,见到这封邀请函的时候,忽然觉得前途光明,阳光灿烂。
中国无数建筑拔地而起,但是在国际上一直缺乏认同。
此时,能够得到欧洲顶尖建筑协会的邀请,怎么能不叫人感到激动。
他当机立断,说道:“赶紧把各个院召集起来!我们开会!”
国家设计院众多院长、负责人,还是第一次聚在一起,研究一份来自英国的邀请函。
函件的复印版分发到每个人面前,看得众人面露喜色。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这一定是殷老先生做的邀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