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1009)

2020-12-24 磨砚少年

站在球场边上的考夫林也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开场第一波进攻,陆一奇选择连续地面进攻来打开局面的方式,确确实实推翻了他们的赛前战术预期,成功抢占上风。

但考夫林并不紧张,随即就做出调整调度,正是得益于他们防守组整体实力的均衡,这也使得考夫林的战术能够更加丰富多变,更重要的是,战术布局调度也更加隐蔽,往往能够逃脱四分卫的防守阅读。

一档十码,同时,也是一档达阵。

罗杰斯站在口袋之中,挺直腰杆,将全场状况尽收眼底,“4-3-2-2”,纽约巨人的防守组站位很是规矩:

第一层,四名防守锋线对进攻锋线对峙;第二层,三名线卫落后三步四步左右,位居中间;第三层,两名角卫再次落后两步左右,分别位列两侧与外侧外接手对位;第四层,两名安全卫稍稍拉开距离,站在端区前沿的中央位置游弋。

简单来说,这就是教科书的防守组站位——不是因为标准或经典,而是因为如此站位能够对每个位置做出最好的说明,线卫是什么职责、角卫是什么职责,作为说明书是最为直观的,没有任何花哨。

完全一目了然。

正如教练所料,考夫林立刻就做出了调整,但他的变化不是增强地面防守,而是让防守回归常规套路,充分利用纽约巨人防守组实力均衡的特点,不管绿湾包装工选择什么进攻,他们都能够避免出现“大”损失,从而赢得时间,站稳脚跟、快速止血,然后稳住局面。

陆一奇和考夫林的思路是一样的,但陆一奇对于情况的把握和战术的布局还是更加大胆,一个重点就在于:

如果现在绿湾包装工的进攻位置还在半场的话,那么考夫林的战术调整就是有效的;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站在十码线上,考夫林的调整就稍显保守了,毕竟,纽约巨人的防守组还是缺少一点爆发力,而绿湾包装工进攻组恰恰具备爆发力。

等等。

考夫林这只老狐狸是否也算计到了这一点,摆出一个基础阵型,但侧重传球防守,掐死绿湾包装工的传球进攻?如果他们提前识破绿湾包装工的传球意图,那么防守组确实能够在对抗之中争取到些许优势。

问题就在于,考夫林和陆一奇都在互相算计对方,又到底谁能够技高一筹呢?

“准备,攻击!”

“准备,准备,攻击!”

假开球!

连续两次,罗杰斯采用假开球的口令,隐隐可以看到纽约巨人防守组蠢蠢欲动的动作,但还是注意力集中地控制住了身体,并没有出现早动犯规——显然,纽约巨人的赛前准备非常充分。

现场气氛稍稍有些紧绷,因为防守球员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罗杰斯随时都可能开球。

却没有想到,罗杰斯重新站直身体,走到中锋身后,对着左右两侧的外接手下达指令,临时修改进攻战术。

“吼吼吼!”

“吼吼吼!”

巨人球场的嘘声依旧源源不断地宣泄下来,罗杰斯的声音似乎随时都可能消失在急风骤雨的狂暴之中,他的战术口令根本传达不出去,这也迫使他不得不朝着左侧走了两步,扬声下达指令,而后又朝着右侧走了几步,再次重复指令,确保自己的外接手能够听到进攻指令。

防守组依旧神经紧绷——

明星防守截锋贾斯汀-塔克竭尽全力地屏蔽罗杰斯的声音,因为他知道,四分卫们临场修改战术口号,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混淆视听,防守球员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否则动作和意识就可能出现犹豫,反而拖累防守战术的展开。

但是,塔克的视线余光也依旧在仅仅关注着罗杰斯和格兰特的动作,作为防守截锋,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四分卫和跑卫,他需要注意到他们的动向——撇开口号不说,他们的移动趋势才是真正的关键。

“攻击!”

开球口令,毫无预警地登场,罗杰斯还在进攻阵型右翼没有回来,但中锋就已经开球,橄榄球瞬间被抛了出去,跑卫格兰特双手就已经稳稳当当地接住了橄榄球。

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塔克的大脑根本就没有能够反应过来,只能条件反射地蹬地上步,强行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制造压力,但问题就在于:

他的施压,是有效的吗?他的防守方向,是正确的吗?

即使塔克如同黑塔一般压制住了自己正前方的两名进攻锋线球员,但他依旧没有能够弄明白怎么回事——

显然,这是把戏进攻,但问题就在于,到底是什么把戏?绿湾包装工到底在谋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