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1040)

2020-12-24 磨砚少年

踏踏踏。

踏踏踏。

沃德正在上步、也正在观察,但随后沃德就意识到,纽约巨人进攻锋线的开路遭遇到沉重的正面打击,不仅没有能够制造出足够的空档,而且还在地面进攻意图暴露之后,被防守锋线撞击得七零八落,所有压力全部朝着沃德的方向蜂拥而至。

显然,纽约巨人进攻组依旧没有能够站稳脚跟,反而是错失绝杀的绿湾包装工爆发出了成倍的力量。

轰轰!

沃德的脚步稍稍放缓了些许,他需要调整一下,寻找到更加合适的突破缝隙,但就是这一点点喘息空间,防守端锋坎普曼就已经完成了上步,以蛮不讲理的方式撞开了进攻截锋麦肯齐,如同一座小山丘般直接压了过来。

糟糕。

沃德的脚步被迫往后退了大半步,这才勉强错过了坎普曼与麦肯齐纠缠在一起的庞大身躯,但他的身体依旧没有能够完全闪避开来,下一秒就可以看见一抹白色身影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般正面冲撞过来。

砰!

沃德试图挣扎逃脱,却被结结实实地擒抱住,力量根本无法释放出来,然后就直接被狠狠地摁倒在地。

浑身上下每一根骨头都在发出抗议的哀嚎,就连五脏六腑都开始疼痛起来,仿佛血管正在灼烧刺痛着。

睁开眼睛,沃德就看到霍克肆意庆祝的背影,正在向现场球迷展示着他的肌肉,这让沃德直接飙了粗口。

“暂停。”

纽约巨人被迫直接使用了一次暂停,因为他们现在面临三档十九码的困境,而比赛时间还在持续前进着:三十一秒,三十秒……

考夫林当机立断就使用了暂停,他们必须好好商议一下,三档十九码到底应该如何进攻——

冒险进行传球尝试,放手一搏面对对手可能制造球权转换并且绝杀比赛的危险;还是保守消耗比赛时间,直接让比赛进入加时赛,然后双方再从长计议,至少让纽约巨人赢得一些喘息时间?与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一样,橄榄球比赛也永远都不缺少最后关键时刻绝地逆转的经典时刻,从进攻组到防守组再到特勤组都可能诞生这样的闪耀机会,但其中,进攻组无疑是瞩目之中的瞩目焦点,“万福玛丽(Hail-Mary)”更是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

万福玛丽,这是天主教的祈祷词,但放在NFL的赛场之上,却赋予了特殊意义。

这一用语最早起源于1922年的大学赛场之上,来自于传统橄榄球名校圣母大学,这是一间天主教学校,“万福玛丽”本来就是他们的祈祷词,在比赛之中也广泛流传,但一直到1975年才在职业联盟广泛传播。

彼时,达拉斯牛仔对阵明尼苏达维京人的一场比赛,美国之队的四分卫罗杰-斯托巴克(Roger-Staubach)在比赛最后读秒阶段完成了一记绝杀长传,他也是一位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教徒,在赛后采访时表示,传球的瞬间,心里默默祈祷着“万福玛丽”。

在那之后,“万福玛丽”就被赋予了特别含义,特指在比赛最后时刻的读秒阶段,四分卫孤注一掷地瞄准对方端区的超级长传,意思是需要神明的庇佑才能够完成的传球。

一般来说,只有四十码以上的长传,而且是瞄准端区挑战达阵的长传,发生在比赛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才能被称为“万福玛丽”。

即使是在NFL级别的比赛之中,“万福玛丽”也是非常罕见的,至于成功率,那就更低了,一个赛季都可能不见得能够看到一次成功的“万福玛丽”。

原因并不复杂,“万福玛丽”是最后时刻迫不得已的绝望尝试,孤注一掷的赌博,径直瞄准了端区位置,这也意味着战术意图轻易就能够被防守组识破,没有秘密可言,进攻组也就没有优势,防守组可以轻易地制造出人数优势,严防死守,轻轻松松地掐断所有接球线路,甚至完成抄截,占据绝对上风。

同时根据比赛规则规定,四分卫越过开球线之后就不能传球,且只有一次往前传球的机会,那么也就意味着,四分卫尝试万福玛丽的难度也非常高,传球距离可能大于四十码,甚至高达六十码以上,这对于臂力就已经是严峻考验,整个联盟能够完成的四分卫也屈指可数,更何况还需要考虑传球准度。

此时此刻,纽约巨人就符合挑战“万福玛丽”的标准。

三档十九码,距离比赛结束还有整整三十秒时间,进攻起始位置是纽约半场三十九码线,与对面端区的直线距离是整整六十一码。

整个NFL联盟之中,能够完成六十码传球并且准确输送到正确位置的四分卫,一只手就能够数完了,而本场比赛对阵的两位四分卫小曼宁和罗杰斯恰恰是其中之二,这也意味着,“万福玛丽”确实存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