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紧接着,亚利桑那红雀的防守球员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阵型已经被完全打乱,同样发生在开球口令之后。
进攻组,右翼的铁三角直接被拆开。
先是唐纳德主动跟着进攻锋线离开了,同时,罗杰斯与跑卫格兰特完成一次假交递,而后格兰特延迟上步,填补了唐纳德的空缺,朝着右侧槽位空档上步。
后是尼尔森与詹宁斯两名外接手双双直线前冲,前者在内侧、后者在外侧,一个轻盈一个强势地完成直线突破,脚步转眼就已经冲出了十码开外。
防守组,注意力完全被牵制打散,视线余光还能够看到绿湾包装工整个进攻组集体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横移的趋势,于是这一侧也就被直接清空,这也意味着防守组的区域联防覆盖面积立刻就被扩大。
怎么办?
区域联防的空档明显被拉开,而尼尔森与詹宁斯的双双上步迫使二线防守球员只能进入对位盯防模式:
角卫罗德里克-胡德(Roderick-Hood)对位詹宁斯,安全卫阿德里安-威尔森快速上步协防补位对上尼尔森。
两位外接手的体型与风格相近,但比赛作风却迥异,詹宁斯主动上步对峙,与胡德形成纠缠牵制状态;尼尔森脚步轻盈,时时刻刻都在寻找突破机会,用不断移动的重心来晃动威尔森的卡位。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这厢,詹宁斯与尼尔森才刚刚正面交锋,那厢,唐纳德和德赖弗就已经同时朝着这个方向冲了过来,再加上延迟上步的格兰特,原本空虚的绿湾包装工右翼转眼就挤满了球员,最终呈现出来的局面就是:
两条锋线在一侧纠缠,接球球员与二线防守则另一侧纠缠,完全错位的对峙汹涌景象彻底打乱了局面。
那么,混乱之中,四分卫呢?
“攻击!”
罗杰斯双手持球,朝着格兰特做出一个交递动作,但随即就收回右手,橄榄球依旧在手中,没有任何迟疑地主动离开口袋——
不是阅读选项进攻,而是屏风短传的变阵。
果然!
占据主动的罗杰斯轻松甩开锋线对峙的气浪,亚利桑那红雀的前线冲传根本没有能够带来任何影响,罗杰斯闲庭信步地横向移动,拥有足够时间完成观察,甚至进一步等待所有传球目标抵达计划位置。
踏踏踏。
罗杰斯轻盈地调整脚步,视线余光捕捉到正在快速回位的线卫,抬手就做出一个传球姿势,架起了长传的姿态,但脚底下连续两个小碎步调整,延迟半拍出手,然后橄榄球就轻盈地划出一道低平弧线:
嗖!
传球目标是……
乔迪-尼尔森!
原本正在全力上步的尼尔森,牢牢牵制住了威尔森的注意力,却在即将形成突破的瞬间,一个停步回身,轻盈灵动地甩开威尔森——彻底将威尔森的脚步钉在了原地,然后尼尔森就已经回跑完成接球。
啪。
没有任何难度,尼尔森轻轻松松地将橄榄球收入怀中,但是尼尔森脚底却有些发力过猛,脚掌没有能够完全支撑住身体,反而是有些打滑,脚步出现短暂的晃动,等待重新调整完毕的时候,威尔森和胡德已经双双包围上来,趁着尼尔森脚步没有稳定下来的机会,在尼尔森二次启动之前完成了擒抱。
尽管尼尔森竭尽全力试图持续推进,但双方就这样僵持在了原地,最终裁判吹了死球,强行终止进攻。
二档一码。
尼尔森瞥了一眼近在咫尺的首攻转换线,有些郁闷地握了握拳头。
手感还是有些发紧。
如果放在平时,又或者是其他任何一场比赛,这样的小小偏差是很少很少出现的,那么首攻就能够轻松到手。
而且,不仅仅是尼尔森,罗杰斯的传球控制也稍稍有些松懈,旋转不太稳定,增加了尼尔森的接球难度。
“……进攻战术布局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来着。”尼尔森微微有些懊恼,即使内心深处不断提醒着自己,这就是一场普通的比赛,没有必要区别对待,但想法是一回事,实战又是另外一回事。他需要镇定下来。
很多时候,心态与情绪的微妙变化能够带来诸多失误,但更多时候,呈现出来的却不是直接明了的失误,而是些许偏差,这看似无所谓、没关系的偏差,却可能积少成多地改变比赛走向。这也是赛前演播室里艾克曼所说的关键。
那么,又应该如何避免呢?
没有解决方法,只能迎难而上,摆平心态、提高专注、投入比赛,这就是唯一办法。
“列阵!”
罗杰斯的声音快速传来,尼尔森收拾情绪,转身加入队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