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选秀大会经常出现意外状况,因为主教练的出发点始终是球队需求,但球队经理的出发点却更加复杂,球队可能无法选择到自己需要的球员,又或者是球队不得不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意外选择,在每一个决定的背后,归根结底都是智慧与智慧的算计。
选秀大会,同样也是一场博弈。
重新回到绿湾包装工的身上。
的确,球队迫切需要改造进攻锋线,但是,今年迫切需要进攻锋线的球队着实不少,不是一个两个,再加上目前为止的球探报告似乎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潜力球员,这也使得进攻锋线的身价必然水涨船高。
那么,从工资帽的角度考量,选择进攻锋线的代价就似乎太大了。
而且,陆一奇站在未来的高度来重新审视2009年的选秀,他能够清楚地看到其中的水分,目标自然更加清晰。
目前为止涌现出来的进攻锋线球员,杰森-史密斯、安德烈-史密斯、尤金-梦露等等,全部都是纸面能力出众,比如说身高体重,比如说力量速度,大学赛场的数据得确非常亮眼,足以让任何一位教练心动。
但是,这些球员全部都没有能够经受住NFL职业赛场的考验。
如果陆一奇的记忆没有错误的话,他记得2009年确实被称为是进攻锋线“小小爆发了一次”的大年,前两轮一共被选中了十二名球员,但没有任何一名球员入围职业碗,也没有任何一名球员闯出名号。
全军覆没。
不对,闯出名号的球员倒是有一名,却不是因为赛场表现。当人们提起2009年选秀大会的时候,其实记忆点并不多,因为这一年的新秀整体水平还是相对普通,四分卫小年、外接手小年、跑卫小年,本来应该是锋线大年的状况,却也没有能够出现井喷盛况,反而是防守组出现了马尔科姆-詹金斯(Malcolm-Jenkins)、克雷-马修斯这样的名人堂级别球员。
其中,进攻截锋迈克尔-奥赫(Michael-Oher)的场外热度甚至一度超过了状元秀马修-斯塔福德的风采,却不是因为球场实力出众,而是因为……他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主角。
根据迈克尔-奥赫亲身经历改编的电影“弱点”,于2009年十一月上映,不仅取得了票房方面的巨大成功,同时还为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Sandra-Bullock)赢得了次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小金人的荣誉。
也正是因为如此,奥赫也成为了诸多非橄榄球迷的讨论热点。
当然,2009年选秀大会进行的时候,电影还没有上映,巴尔的摩乌鸦依旧用首轮第二十三顺位选中了奥赫,就是因为看中奥赫的实力与能力。
客观来说,奥赫是具有能力的,作为进攻左截锋守护四分卫的盲侧,屡屡能够有不俗表现;同样地,杰森-史密斯、安德烈-史密斯、尤金-梦露等等进攻锋线球员也是如此。
他们和奥赫一样,强大的身体素质确实保证了他们赛场表现的最低值;但是,他们对于战术的理解能力、对于比赛的阅读能力、对于自身实力的提升能力,全部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短板,再加上频频来袭的伤病,他们也就被淹没在了NFL的庞大浪潮之中。
本来,2009年被誉为是锋线大年,但实际结果却令人失望,没有任何一名球员入围职业碗或者全美一队二队,整体表现远远低于预期。
绿湾包装工确实需要进攻锋线,这也是陆一奇对球队未来规划蓝图的重要部分,但现有“新秀池”之中值得挑选的锋线球员,却没有任何人能够进入陆一奇的视野,最重要的还是回报率太低,不值得。
但陆一奇不能直接这样告诉汤普森,或者沃克,或者任何人,因为他不能说自己能够预见那些球员的未来,就目前业内人士、球探分析等等数据来看,他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今年是一个锋线的年份。
于是,陆一奇从工资帽入手,告诉汤普森以及球队其他人,这些进攻锋线具有潜力,我们应该持续观察,但如果就这样出手,那么就无法将球队利益最大化,现在还是需要放慢脚步,再继续好好观察看看。
如此一来,球队的第一需求暂时搁浅,也就顺势来到了第二需求。
“难道说……我们需要关注线卫?”沃克跟随在陆一奇身边两个赛季,对于陆一奇的防守体系已经有了一个清晰认识。
在陆一奇的防守战术体系里,线卫和安全卫——尤其是安全卫之中的强卫,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占据优先位置的则是线卫。
“正确答案。”陆一奇对着沃克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从战术层面和选秀策略来说,防守后卫马尔科姆-詹金斯和线卫克雷-马修斯无疑是最适合绿湾包装工的选择——在选秀大会上,角卫和安全卫并不会严格区分,统称为防守后卫(DB),等待进入球队之后,再根据教练的战术分配来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