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161)

2020-12-24 磨砚少年

电光火石之间,根本无法准备覆盖球场的每一个角落,麦考伊脑海里的唯一直观想法就是:

野猫队居然选择集体后撤!难道他们提前预判了长角牛队的传球进攻套路?

但麦考伊现在没有时间多想,在陷阱与反陷阱、套路与反套路之中,他们都正在算计彼此,不容有失。

麦考伊的第一反应就是小碎步调整脚步,再次朝着贾马尔方向投去视线,试图以最简单高效的连线来完成传球,反常规地打破对手的防守计划;但珀梅勒却亦步亦趋地卡住了贾马尔的脚步,一时半会,贾马尔也没有能够形成摆脱,更不要说还有一个“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霍尔正在不远不近地盯防着。

虎视眈眈!

“危险!”

麦考伊的视线正在观察传球目标,紧接着就再次察觉到了危机,因为自己持球时间过长,防守锋线已经推送着进攻锋线包围过来,步步紧逼,进攻锋线的口袋保护已经岌岌可危——坎贝尔似乎就要挣扎出来了。

如同“闪灵”一般。

该死!

算计与反算计,那么野猫队那该死的主教练到底在算计什么?置身其中,麦考伊现在完全看不透。

撕拉!

就在此时,坎贝尔突破了口袋保护,整个上半身就如同异形一般不屈不挠地钻了出来,张牙舞爪地朝着麦考伊飞扑过来。

危险危险危险!

麦考伊的紧绷程度达到最高,根本没有时间观察传球线路,第一反应就是快速移动脚步,逃出生天;但这一次坎贝尔却丝毫不给麦考伊机会,紧接着就挣脱桎梏,宛若绿巨人一般,每一个脚步都制造出地动山摇的效果,气浪朝着麦考伊层层叠叠地叠加过来。

快点!再快点!

麦考伊只希望自己的脚步能够再快点,拯救自己逃出生天!

见鬼!“上钩了!”

麦考伊的肌肉紧绷到了极致,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正在拉响警铃,但其实,表面慌乱丝毫没有撼动内心镇定,所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准确来说,猎人终于等到猎物上钩了,他的脚步,完全没有紊乱:

后撤步!停顿!假动作传球!回位!再次后撤步!

所有的所有全部都是战术套路,以传球动作来掩护传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灵感源自于野猫队在下半场的进攻战术,屡屡以四分卫作为诱饵,吸引防守前线球员往前压上,因为四分卫的延迟出手,就连线卫和角卫的注意力也往往会往前移动,站位重心难免出现变化,进而为外接手创造机会,当四分卫出手的时候,后场能够赢得更多对位优势和接球空间。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四分卫可能置身于危险之中。

现在,长角牛队也正在使用类似的战术来制造出传球空间。

下半场以来,野猫队的防守前线始终保持上步施压的战术,本来就实力相对薄弱,迫使战术层面需要更加激进,这也使得野猫队的整个防守线上步压得非常厉害,每一层防线都在相对应地提前站位,自然而然地,后场必然空虚。

所以,马克-布朗选择了……长传!瞄准端区一击致命!

以麦考伊为诱饵吸引火力,然后假装传球出手,利用这名传球目标来转移注意力——如果情况危急就把假动作转变为真动作,将橄榄球传送出去;而如果橄榄球依旧还在麦考伊手中的话,则由他继续后撤步,进一步……放风筝。

用传球来掩护传球,最终目标是一箭穿喉!

马克-布朗的战术果决大胆,根据野猫队防守组的整体状态做出了调整,这也是麦考伊表示意外的原因——长传不是他的强项。

在球类比赛中,传球码数越长,稳定性和准确性也就越不稳;而橄榄球呈现出椭圆形,控制难度也就更胜一筹。

单纯讨论传球力量的话,拥有麒麟臂的球员不在少数,随手一抛可能就是七十码乃至于八十码的距离,挑战人类极限也不是不可能;但四分卫不仅仅是抛球而已,他们需要准确度,用准确的力量和准确的方式将橄榄球送到准确的位置,弧线控制、旋转控制、力度控制等等,全部都是严峻考验;更不要说还需要面对防守球员的干扰,乃至于抄截了。

职业联盟之中,优秀四分卫的长传能力平均在四十码、四十五码左右;而顶尖四分卫在巅峰时期则能够达到六十码、七十码左右,比如说,阿隆-罗杰斯(Aaron-Rogers)、佩顿-曼宁(Peyton-Manning)、乔-弗拉科(Joe-Flacco)、本-罗斯里斯伯格(Ben-Roethlisberger)等等。

现在,麦考伊就需要面对一次二十码的长传。

二十码,对于长传来说是最低门槛,但真正传球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的二十码,往往会稍稍拉长一些;再加上防守锋线的碰撞,而且麦考伊还需要把自己当做诱饵,这一切都为长传增加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