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171)

2020-12-24 磨砚少年

面对如此提问,陆一奇不仅没有紧张,反而是轻笑了起来——这才是熟悉的节奏,但回答绝对没有掉以轻心,“我是临时代理教练,这是没有疑问的,野猫队的主教练依旧是朗-普雷斯先生。”没有留下任何钻空子的余地。

职场哲学,陆一奇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二十八岁的陆一奇只是“看起来”年轻而已,此类问题想要难倒他,根本就不可能。

“虽然普雷斯因为病情的缘故而暂时没有办法参与到球队事物之中,但他始终与我们同在。我们的战术准备,依旧建立在普雷斯的战术体系之上,我负责进攻,拉蒂默负责防守,这些内容都没有变化,最终我只是完成了总结工作而已,显然还没有办法达到普雷斯的高度,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微笑、礼貌、真诚,那双眼睛写满了诚恳,即使是官方套话也同样具有说服力,让人忍不住想要相信,然后陆一奇又补充了一句,为平铺直叙的回答完成了画龙点睛的一笔,瞬间就令人眼前亮了起来。

“胜利显然不是一个人的荣耀,虽然我非常非常迫切地想要得到赞扬和瞩目,贪心地把聚光灯留在我的身上,但还是希望大家不要为难我了。”

那谦逊礼貌的笑容,那低调谦和的语气,甚至还带着些许无奈和惶恐,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那张在美国人眼中格外稚嫩地娃娃脸着实再有说服力不过了——难道刚刚的反讽只是错觉?

但最后一句话又以小小的自黑来完成打趣,主动放低姿态,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还让记者无法持续攻击。最重要的是,真诚而恳切,那双明亮而深邃的眼睛足以让现场记者愿意相信他的所有说辞。

那么,这到底是菜鸟?还是……经验丰富、技高一筹的超级腹黑?

等等,难道全场记者都被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家伙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是天方夜谭吧?还是异想天开?

本来记者们还想要互相交换信息,但细细思考一下,又放弃了如此想法,总觉得“自己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而被一个年轻家伙糊弄”有些丢人——更多还是认为不可能,才不过二十八岁而已,才不过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而已,难道还能够成精吗?

但接下来的问题,似乎也没有能够证明什么,气氛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你如何看待长角牛队今天的表现”、“野猫队防守组的脱胎换骨是否已经有征兆”、“本场比赛的关键转折点是什么”、“野猫队从开场就如此自信的原因是什么”、“长角牛队的失误对比赛产生了什么影响”……

诸如此类的问题,记者们以各个角度展开攻击,但陆一奇的回答都是信手拈来,温和礼貌的态度根本无法挑刺。

“我相信长角牛队只是经历了糟糕的一天而已,他们依旧有着强劲的实力,状态调整之后,仍然是那支具备争冠实力的队伍”、“野猫队完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但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提升,需要继续努力”、“我们全场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牢牢抓住了每次机会,竭尽全力才拼下了胜利”……

兜来兜去的太极八卦推手,堪称炉火纯青,谦逊礼貌的姿态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毛病却也让人无从下手,但若要说其中隐藏多少智慧,却又不见得,只不过是翻来覆去的套话,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罢了。

按道理来说,如此新闻发布会简直就是无聊透顶,让人昏昏欲睡,但细细想来,现场三位数的记者也愣是没有能够打开局面,这就有些奇怪了,甚至可以说是诡异。

记者们隐隐可以察觉到异常,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没有办法,手中掌握信息还是太少,落于下风。

“我是’堪萨斯城市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你现在依旧使用中文名吗?专门改为英文名是有什么特殊用意吗?根据资料显示,你并不是在美国出生的,那么,父母应该不会称呼你为诺亚,对吧?你到底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华夏人?美国人?你又如何看待自己如此年轻就担任主教练的工作?”

出现了!

针对陆一奇亚裔身份的挑衅与质疑终于出现了。

在NCAA赛场的教练团队位置上,其实亚裔面孔并不是稀有动物,韩裔、日裔和印度裔等等都存在着;但客观来说,这些脸孔也远远不能算是习以为常的普遍现象,主教练位置上的话就更加罕见了,尤其是在思想保守局限的中部地区,就更是如此。

此前数周时间,人们始终将陆一奇定义为进攻协调员,主教练位置只是临时代班而已,热闹归热闹,却没有真正掀起波澜;但现在,经过本场比赛,陆一奇就正式进入NCAA主流视线,事情的意义也就截然不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