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229)

2020-12-24 磨砚少年

但面临着无数个问号,他们却不能退缩,也没有退缩余地。这是宿命死战!除非奋斗到燃尽最后一滴血液,否则绝对不会退缩!就算输球,他们也要昂首挺胸地站着死亡,这才是死敌对决的正确打开方式。

松鸦鹰队教练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会调整——虽然防守组再次败退,但他们的进攻组依旧存在希望,毕竟,这是球队本赛季真正脱胎换骨的环节,即使面对任何对手,这支进攻组都绝对不会胆怯。

“战术克制。”

坐在看台上的帕特-舒尔穆尔隐隐约约捕捉到些许脉络,虽然他依旧需要时间深入观察,但从目前的攻防节奏来看,野猫队的战术成功钳制住了松鸦鹰队的战术喉咙,形成锁喉效果,这才制造出了如此悬殊的局面。

NCAA赛场与职业赛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临场调整缺少足够手段,因为战术相对简单,主要依靠天赋,一旦战术形成牵制,天赋优势难以兑现,局面就会无比被动,然后稍稍喘一口气,差距就拉开了。

比分差距,在舒尔穆尔看来并不值得震撼,职业赛场不太可能发生,NCAA却屡见不鲜。

专程前来大学赛场观看比赛,舒尔穆尔可不是为了观看大学生对决的,真正让他感兴趣的是站在场边指挥的陆一奇,堪萨斯州立大学野猫队的临时主教练。

当初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舒尔穆尔就非常喜欢陆一奇,虽然这个小子的身体对抗能力并不能算顶尖,但他十分擅长用脑,对战术的解读、对比赛的阅读、对机会的把握,每个细节都可以感受到橄榄球的智慧。

从NFL繁忙日常之中偷闲一天,前来曼哈顿观看比赛,舒尔穆尔就期待着陆一奇在教练席之上的表现,但没有想到,陆一奇的表现居然还在期待以上,临场调度和比赛阅读能力令人眼前一亮。

就好像此时,虽然野猫队已经连续取得三记达阵,遥遥领先;但陆一奇的身影依旧在场边快速移动着,炯炯有神的目光专注而投入地注视着赛场,以全力以赴地姿态迎接松鸦鹰队进攻组的再次登场——

防守战术,似乎又有些变化?

舒尔穆尔不由微微挑了挑眉,看来,陆一奇在费城老鹰实习的三年时间,确实收获不小。“这是……多层次防守?”

橄榄球战术的千变万化,不仅仅体现在进攻层面,防守层面的战术组合也同样数不胜数,但因为橄榄球是回合制比赛,每一轮进攻的主动权都掌握在进攻组手中,这也就意味着防守组往往落后半步到一步,战术变化需要考虑到被动状况的情境,必须避免顾此失彼的糟糕局面。

所以,防守组的战术更多集中体现在线卫身上——

防守二线需要根据接球球员的变化而临场调整,防守锋线则需要与进攻锋线对峙,这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位,必须根据进攻组的战术变化而变化,因此,线卫的战术变化往往能够带动整个防守战术的变化。

比如,内线卫上步,协助防守截锋防守地面冲球,这叫做“老鹰阵型”,源自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洛杉矶公羊的防守协调员弗里茨-舒尔穆尔(Fritz-Shurmur),以及格雷西-尼尔(Greasy-Neale)统治之下的费城老鹰,充分利用内线卫的判断,阻止对手的强力地面冲球。

顺带一提,弗里茨-舒尔穆尔是帕特-舒尔穆尔的叔叔。

比如说,一名外线卫后撤,加入四名防守二线球员,形成五名二线防守球员,这叫做“五美分阵型(Nickel)”,因为后撤的这名外线卫往往担任额外的角卫功能,被单独称为“Nickelback”,因此得名。如此阵型用来加强二线防守,特别是针对对手增加一名外接手的进攻阵型。

比如说,两名外线卫后撤,形成六名二线防守球员,这就叫做“十美分阵型(Dime)”,因为两个“Nickel”,就是“Dime”,而第六名二线防守球员可以作为角卫也可以作为安全卫使用,被统一称为“Dimeback”,如此阵型主要是用来防守进攻组绝杀长传的进攻意图。

诸如此类等等。

线卫在防守组之中的作用千变万化,可以充当防守锋线、防守二线亦或者是额外球场角色来使用,而他们的位置变化也往往决定了整个防守阵型的侧重点,这也是现代橄榄球之中选择“3-4”阵型是主流的原因——

四名线卫能够让防守战术拥有更多变化,而“4-3”阵型则相对复古传统。

以线卫的站位和作用作为基础,防守二线到底是区域联防还是对位盯防,角卫站位需要上步前压还是与线卫交叉换位,防守锋线选择对峙还是突破……诸如此类等等,无数变化都可以渗透到战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