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分析,橡树队进攻组确实很有特点,在传球进攻大行其道的时代,他们却是建立在跑球基础上的队伍。
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一条非常扎实的进攻锋线,其中,艾利克斯-布恩(Alex-Boone)值得点名一提。
这位进攻护锋是2009年落选新秀,被旧金山49人选中,很少有人看好他也很少有人注意他,但他却依靠自己的勤勉和专注赢得了球队主教练吉姆-哈勃(Jim-Harbaugh)的青睐,成功成为首发,2012年和2013年被不少分析评论员认为他是联盟最具性价比的进攻锋线,虽然不曾入选职业碗,但实力出众,物美价廉。
橡树队的进攻锋线在布恩的率领下,确确实实展现出了超高水准。
无论是口袋保护还是地面开路,这条进攻锋线都拥有NCAA一流水准,被ESPN评选为今年最佳进攻锋线。
依靠着进攻锋线的强大掩护,地面进攻确实是有声有色,扎实而复古的推土机式进攻,着实带来不少惊喜;同时,天赋平平的传球进攻也就得以打开局面,但即使拥有这样一支顶级锋线,橡树队的传球进攻也依旧只能算是平均水准。
四分卫托德-柏克曼(Todd-Boeckman),各项能力都一般,在陆一奇的记忆之中,应该是没有进入职业联盟,口袋脚步、传球准确度、出手时机、防守阅读等等,全部都没有太多亮点,而且抄截数居高不下——本赛季只有十二场比赛,他就已经扔出了十四记抄截,侧面可以看得出来他的临场判断容易出错。
不仅如此,外接手和近端锋也都没有值得一提的特别球员,唯一值得重视的是布莱恩-哈特莱恩(Brian-Hartline),也不是因为能力。
他是2009年的四轮秀,被迈阿密海豚选中,数据平平,更多在特勤组打滚,后来退役之后又回到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外接手教练,他的战术思路非常清晰,然而身体对抗却跟不上节奏,就好像陆一奇一样。
因此,当哈特莱恩在场的时候,橡树队进攻组的线路组合往往能够带来一些亮点,这也是球队传球进攻能够延续下去的重要原因。
简而言之,橡树队进攻组就是体系进攻,四分卫柏克曼更是标准的体系球员,所有功劳都来自于特雷塞尔。
就好像野猫队一样。
但比起野猫队来说,橡树队的天赋还要更低一个档次,至少野猫队阵中还有弗里曼、尼尔森这样在NFL成为绝对主力多个赛季的球员,撇开弗里曼传球准度糟糕的弊病不说,他们的能力在大学赛场也已经够用,然而橡树队却没有这样的球员,这也使得特雷塞尔的诸多战术理念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除此之外,陆一奇与特雷塞尔进攻战术理念的差异,也是双方进攻组实力落差的原因之一。
不过,即使如此,想要遏制住橡树队的进攻也不是简单的事,特雷塞尔的能力在进攻端展现得淋漓尽致。“攻击!”
外线卫欧鲁-霍尔捕捉到对方四分卫托德-柏克曼的开球口令,弯曲膝盖、降低重心,保持着左右摇摆的机动状态,目不转睛地盯着柏克曼,蓄势待发。
只见,柏克曼连续后撤步调整站位,抬起右手就朝着橡树队左翼、野猫队右翼做出一个传球动作。
霍尔的脚步紧跟着横向晃动,但重心依旧保持垂直稳定,并没有将身体全力甩出去。
紧接着,霍尔就看到柏克曼那根本没有太多修饰的动作又收了回去——假动作!他就知道这是假动作,柏克曼的演技太糟糕了,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保持重心稳定的霍尔并没有被柏克曼牵着鼻子走,而是用视线余光轻扫一圈,紧接着脚部前掌全面发力,朝着防守锋线的方向汇合。
顿步。转身。交递。
柏克曼与威尔斯的橄榄球交递一五一十地呈现在霍尔的眼中,发展方向完美契合霍尔的猜测:
又是地面跑球。
霍尔的注意力从柏克曼身上转移到威尔斯身上,但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就可以看到进攻锋线将防守锋线推开,中央靠远端的位置出现了一条窄窄的缝隙,然后威尔斯的脚步就已经轻盈地窜了出来。
机会!
霍尔一个全力蹬地,身体就改变方向朝着威尔斯凶猛地冲撞上去,强有力的蹬地动作堪比百米赛跑启动。
这一次,他绝对不会错过!
蹬蹬蹬!
眼看着威尔斯从密集的锋线对峙区域冲了出来,霍尔就将自己甩了出去,瞄准威尔斯的腰部位置,张开双臂,准确地完成擒抱。
“成了!”
但欣喜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点燃,一阵急剧的晃动感就上下镇定起来——
威尔斯用连续高抬腿动作展开摆脱,地动山摇的激荡让霍尔的五脏六腑都开始剧烈震动,牙齿磕磕绊绊地撞击着,脚步和身体根本无法保持平衡;原本因为全面发力而没有能够稳定状态的擒抱动作,此时也跟着一起碰碰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