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407)

2020-12-24 磨砚少年

汤普森确实稍稍感到意外,但除了挑眉之外,他也就没有更多表示了:也许,这只是年轻人用来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手段,接下来还是需要看看是否有真材实料,如果只是一个花架子,那还是算了。

“现在整个进攻组太过依赖法弗的个人能力,不可否认,他是一位伟大的四分卫,甚至可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分卫之一,他的防守阅读、传球判断、临场应变都非常出色,但年龄让他停止了进步。”

“他的传球判断在过去三个赛季正在逐步下滑,达阵抄截比的居高不下就是信号。”

陆一奇并不是信口开河,不仅因为他知道按照历史轨迹,罗杰斯即将在2008年担任包装工的首发四分卫,法弗则远走纽约喷气机;而且因为他确实认认真真研究过包装工近年来的进攻表现。

不过,陆一奇前来面试,不是为了帮助包装工进攻组把脉,而是为了应聘工作,他不需要告诉球队应该怎么对待法弗;他只需要讲述自己对进攻的描绘蓝图。

“球队应该充分发挥罗杰斯的个人能力,以中传和长传为主,通过不同路线跑动配合,在深远区域打开局面;而短传区域则暂时避开锋芒,更多以传球打开局面之后,进攻锋线更多侧重于跑球地面掩护,让莱恩-格兰特(Ryan-Grant)发挥出更多作用。”

寥寥数语,陆一奇就勾勒出一个截然不同的进攻规划。

“你的意思是,传跑平衡?”汤普森立刻就捕捉到了重点,却不以为意,“这并不新鲜。”

作为球队经理,汤普森对于球队战术也有着自己的解读,不是外行。

陆一奇也没有反驳,而是接着往下说,“传跑平衡的精髓在于以球队力量完成进攻,进攻锋线与跑卫的配合,四分卫与外接手的配合,只要制定正确的战术,匹配正确的球员,进攻组很快就能够完成转型。”

汤普森抬手制止了陆一奇,“这些都是老调重弹,我都了解。我现在需要知道的是,你的战术会如何组织。”

“地面进攻采取区域掩护战术,或者双跑卫战术,活用全卫;传球进攻采取西海岸进攻战术,四分卫延迟出手时间,近端锋或者跑卫在短传区域站桩,外接手在中传区域路线配合跑动拉扯。”

“至于短传,则需要设计传球套路,尽可能提升节奏,如果训练营表现出色的话,可以尝试无聚商进攻。”2007年的绿湾包装工,进攻组高居联盟第四,这是一支公认的强队,他们也是典型依靠进攻赢球的球队。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包装工的进攻却面临着严峻问题,传跑比例严重不平衡,传球进攻高居联盟第二,而地面进攻却只有联盟第二十一。

天赋出众、能力不俗的跑卫莱恩-格兰特使出浑身解数,却也没有能够拼下一个“千码赛季”。

换而言之,整个进攻压力全部都堆积在三十八岁的法弗肩膀之上——过去三个赛季以来全部都是如此。

纵览法弗的整个职业生涯,抄截数居高不下始终是他的短板,但往年总是能够依靠达阵数量来实现平衡;近年来,达阵数量严重下滑的同时,抄截数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进攻效率也就明显滑落。

2005年,二十记达阵,二十九记抄截;2006年,十八记达阵,十八记抄截;2007年,二十八记达阵,十五记抄截。

明显地,2007年数据出现回暖,这也是包装工能够取得十三胜三负的原因。

但恰恰是因为如此,“法弗=包装工进攻”的公式也就越发紧密,成也法弗败也法弗——

本赛季的国联决赛就是如此,地面进攻被彻底锁死,全场仅仅只推进29码;传球进攻也因为法弗的低迷而深陷窘境:

传球227码,一记达阵,两记抄截。唯一高光时刻就是,开场第一档进攻与外接手唐纳德-德赖弗(Donald-Driver)的传球连线,后者完成九十码长途奔袭传球达阵,在那之后,法弗就几乎全场隐形。

“法弗综合症”的症状在随后的2008赛季表现得更加明显——

尽管尚显稚嫩的罗杰斯扛起了球队的传球进攻大旗,数据表现也非常不错,但关键时刻却总是无法跟上脚步节奏,逆风球的抗压能力一盘散沙,前一年还威风凛凛的进攻组转眼就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最终包装工仅仅取得六胜十负的战绩,位列国联北区第三,无缘季后赛。

地面进攻毫无起色,导致所有压力全部堆积在传球进攻上,这也是包装工总是能够培养出惊世四分卫的间接原因之一:他们总是需要四分卫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但无论是法弗还是罗杰斯,他们都不是超人,橄榄球是一项集体运动,他们需要队友的支持,否则胜利依旧是水中月镜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