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两名球员,一名直线前冲突破,切入中传区域,线路稍稍内勾,靠近中央地带;一名瞄准角卫的站位前冲,在短传区域就形成贴身的一对一纠缠。
然后跑卫莱恩-格兰特就跟在两名接球球员身后蹿了出来,脚步出现在了右翼的短传区域,因为两位队友的牵制,分散了防守球员的注意力,这使得格兰特成为突兀的额外棋子,在周围五码区域都没有防守球员。
十年后的联盟,跑卫的耗损率越来越大,并且跑卫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这也促使跑卫接球的风气越来越浓,采用跑卫充当第五名接球球员,出其不意地接应四分卫,这已经成为进攻组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放在2008年的联盟,如此战术却相对罕见,使用频率非常非常低,更多作为出其不意的突袭战术。
格兰特的冒头立刻就让明尼苏达维京人防守球员大惊失色,附近球员全部快步上前靠近,试图完成补防,线卫、安全卫和角卫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格兰特身上。
紧接着,安全卫马蒂乌-威廉姆斯(Madieu-Williams)就发现自己丢掉了位置。
位列在右翼内侧的尼尔森全速直线前冲,瞬间爆发出的绝对速度强行突破了线卫的卡位,瞬间就切入中传区域,并且朝着更加深远的区域推进,这也迫使安全卫马蒂乌不得不快速补位。
就在马蒂乌即将贴身对位撞上尼尔森的时候,视线余光却注意到了格兰特的空档,这使得马蒂乌的注意力出现分神——
尽管他的脚步依旧在靠近尼尔森,没有第一时间就改变方向朝着格兰特方向突进,但注意力却不再集中,身体重心也下意识地做出调整。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条件反射瞬间,马蒂乌的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一抹绿色身影风驰电掣地朝着自己左侧快速掠过,如同龙卷风一般。
呼啦啦!
“失位。”
马蒂乌的大脑做出了反应,身体条件反射地试图伸手去阻拦尼尔森,但才刚刚抬手,左肩就感觉正面撞上了一辆卡车,呼啸地碾压过去,整个世界就开始天旋地转起来。
马蒂乌并没有放弃。
不断挥舞着双手控制重心,转身试图拉拽住尼尔森的前进步伐,在一片惊涛骇浪之中,他连续拍打着尼尔森的后背、大腿、小腿,却只是晕晕乎乎地找不到重心,眼看着就要拉拽住尼尔森的脚踝,施展绊倒技能。
却见尼尔森连续两个高抬腿动作,就这样轻松地甩开了马蒂乌。
然后马蒂乌就这样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头撞进满眼绿色之中。
呼呼。呼呼。
尼尔森的脚步稍稍有些凌乱,但重心和节奏依旧在掌控之中,耳边传来狂风呼啸,连续数次蹬地就控制住了身体,小腿持续发力推动着身体,就这样蹿了出去,重新加速,脚步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强,如同御风而行般。
二十码。
二十五码。
三十码。
转眼之间,尼尔森就将马蒂乌甩开了约莫七码八码左右,进入一片无人区,然后他才转头望向天空,在广袤无垠漆黑夜空之中寻找到了棕红色的飞行曲线,传球落点应该还在前方,于是调整着脚步持续前进。
视线余光能够捕捉到正在二次启动的线卫本-雷柏(Ben-Leber)——
雷柏原本以为马蒂乌已经卡住了位置,于是注意力完全在格兰特身上,结果却注意到罗杰斯的彩虹传球弧线浩浩荡荡地滑过天际,传球目标根本不是短传区域、而是长传区域,脚步这才及时作出调整,却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启动时间和速度都彻底被尼尔森甩开,距离不仅没有缩短还在被拉大。
三十五码。
四十码。
尼尔森持续前冲的脚步已经来到了端区前沿,以小碎步调整身体站位,然后快速下坠的橄榄球稳稳当当地落入怀抱之中。
“啪。”
尼尔森根本没有遭遇任何挤压或者撞击,甚至就连近身紧逼都没有,就这样完成了接球,注视着迎面而来的雷柏,轻松地连续后撤步,不需要转身,脚步就这样进入了端区,准确无误地站在端区之中,高高举起橄榄球。
达阵,就是如此简单。
连续强势的传球推进,没有遭到任何有效阻拦,就这样势如破竹地切入端区,达阵毫无悬念地手到擒来。
端区裁判高高举起双手,确认达阵,主场作战的绿湾包装工轻松取得开门红!2008年九月八日,绿湾包装工对阵明尼苏达维京人的宿敌对决,登上了NFL的常规赛周一夜赛舞台。
在NFL,转播权至关重要,周四夜赛、周日夜赛、周一夜赛,这三场夜赛的收视率常年称霸全美总收视率的前列位置,每一场能够登上夜赛舞台的对决都意味着关注率蓬爆,真正地沐浴在聚光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