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叩。”
敲响房门之后,里面就传来了应答声,“进来。”
推开房间门,伍德森一眼就可以看见正在喝水的陆一奇,经历漫长一天的面谈,陆一奇的神情略显疲倦,但熠熠生辉的眼睛依旧明亮。
陆一奇做出一个邀请的手势,示意伍德森可以落座,等待吞咽下去之后,这才开口说道,“请不要介意我的声音,虽然我知道现在听起来有点可怕。”
沙哑的嗓音如同坏掉的二胡,滋啦滋啦作响,总觉得喉咙里含着一口浓痰;而且声音尾巴还会出现分叉现象,就好像说着说着就会随时破音一般,那种微微的震动感着实一言难尽,让听者都不由想要掏耳朵。
伍德森随意地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陆一奇没有得到回应,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笑容满面地呼喊着口号,“上!斯巴达人!”
伍德森微微愣了愣,反应过来之后,嘴角也控制不住地上扬起来,即使明知道这是陆一奇安排的陷阱,但他也还是“上当”了,“小心,狼獾队可绝对不会轻易让步的。”
大学时期,查尔斯-伍德森在密歇根大学狼獾队,与密歇根州立大学斯巴达人是死敌——后者正是陆一奇的母校。
陆一奇进入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时候是1997年,也就是伍德森率领密歇根大学登顶的年份,不过当时陆一奇只是一名一年级菜鸟,根本没有上场机会,只是站在场边观看伍德森的英姿,两人并没有交过手。
因此,伍德森对陆一奇没有什么印象;但陆一奇重生之后,他就明白伍德森在职业联盟到底是什么位置,自然是印象深刻。
转眼十年光阴流逝,却没有想到伍德森和陆一奇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见面,这的确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千万不要小看NCAA的同区死敌,不少学校之间的死敌是可以延续到社会角角落落的,即使出社会之后也不例外。
在职业联盟之中,死敌学校出身的不同球员为同一支球队效力,类似情况数不胜数,但工作归工作,场外则是场外,他们可以并肩作战,却不见得能够成为朋友。
现在,陆一奇就正在主动“挑衅”伍德森。正式面谈开始之前,伍德森就已经听说了训练手册的事情,即使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整个球队上上下下都在讨论,他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或多或少还是可以听到蛛丝马迹。
但伍德森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
“量身打造的训练手册?”
听起来就无比荒谬,陆一奇又不是电脑,只要输入资料之后经过算法的推演,然后就自动生成一套针对性的训练手册,仅仅凭借人脑怎么可能做到呢?更何况,陆一奇入主球队时间尚短,每天的训练就已经足够充实了,怎么可能有时间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呢?
在伍德森看来,要么就是这些球员们见识太少,一点点新奇的东西就瞎嚷嚷;要么就是陆一奇的嫡系在宣传造势,小事情也渲染成为大事情。
然而,当看到自己的训练手册时,伍德森内心深处的惊涛骇浪几乎无法掩饰。
作为一名纵横联盟十年的老将,而且是拥有足够比赛智慧的老将,伍德森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机能正在退步,连带着比赛风格和状态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尽管伍德森不想承认,甚至想要逃避现实,于是选择了闭嘴,依旧按部就班地完成教练布置的战术,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伍德森自己能够明白,他的表现确确实实出现了下滑。
除了角卫数据的回落之外,拦截成功率、拆挡效率、卡位效率等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与下滑,在数据之上可能看不出来,但防守效率的下降却无法遮掩,他自己更是一清二楚。
逃避,也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说两年前的转会尝试以失败告终,他更多是不甘和愤怒,前来绿湾的时候也带着一股怨天怨地的怨气;那么今年休赛期转会风声的再次遇冷,他则更多是不安和忐忑,那种感觉就好像站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一般——
明知道自己即将坠落,不断挥舞着双手保持平衡,却是步步惊心,始终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担忧归担忧,但伍德森也无法做出反应,一方面是他不想暴露自己的弱点,即使是队友面前也不想。
另一方面则是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从进入职业联盟以来,他已经熟悉了自己的比赛方式和内容,突然就要因为年龄和身体而做出调整,此前没有任何经验或者模板作为参考,他也是两眼一摸黑。
现在,陆一奇就为他量身制定了训练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