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550)

2020-12-24 磨砚少年

而比起沃克来说,伍德森还拥有强壮彪悍的身体天赋,这才成就了他的伟大。

对于艾尔-哈里斯和查尔斯-伍德森这两名球员的运用,陆一奇也在做出细微调整——

哈里斯更擅长前场压迫紧逼,偶尔与线卫调换位置,伺机上步突袭,这在前六场比赛取得了奇效。

伍德森对于前场的机会把握则相对薄弱,但他的后场覆盖能力非常全面,而且还具备了不俗的抄截能力。虽然抄截不是主要技能,卡位、拆挡与撞击才是,但这一项技能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相较于前六场比赛,陆一奇对伍德森的安排没有大幅度改动,只是站位发生些许调整,从外侧稍稍往内侧移动一些。

不是说站位移动一步两步的区别,而是防守重心改动所带来的站位变化,具体是移动几步则由伍德森自己判断调整。

伍德森是左侧角卫,他负责盯防左侧区域,更多时候对位盯防这一侧的外接手,现在防守区域没有发生改变,但防守内容稍稍做出调整,原本是左侧的中前场,现在则演变成为左侧中后场。站位自然需要做出变化。

从战术布局角度来说,伍德森的第一任务依旧是盯防自己这一侧的对位外接手;但战术衍生变化角度来说,伍德森的第二任务就发生了些许变化——

原本是更加侧重于压制前场,盯防跑卫、近端锋等等,配合绿湾包装工的前场施压战术;现在则更加倾向于覆盖中后场,盯防外接手,除了自己的对位外接手,还有其他负责拆挡掩护的潜在传球目标。

对于对手来说,站位布局的解读不会察觉到太多变化;但比赛内容却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重要变化。

同时,陆一奇能够充分发挥伍德森的能力。

而且,调整伍德森的站位之后,陆一奇又必须保证防守组的前场施压,相对应的其他球员的战术位置也需要做出调整,可以看得出来,陆一奇确确实实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绝对不是调整一个位置那么简单。

等待交流全部结束的时候,伍德森的脑海里思绪无法停止地翻涌着。正式面谈开始之前,伍德森就已经听说了训练手册的事情,即使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整个球队上上下下都在讨论,他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或多或少还是可以听到蛛丝马迹。

但伍德森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

“量身打造的训练手册?”

听起来就无比荒谬,陆一奇又不是电脑,只要输入资料之后经过算法的推演,然后就自动生成一套针对性的训练手册,仅仅凭借人脑怎么可能做到呢?更何况,陆一奇入主球队时间尚短,每天的训练就已经足够充实了,怎么可能有时间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呢?

在伍德森看来,要么就是这些球员们见识太少,一点点新奇的东西就瞎嚷嚷;要么就是陆一奇的嫡系在宣传造势,小事情也渲染成为大事情。

然而,当看到自己的训练手册时,伍德森内心深处的惊涛骇浪几乎无法掩饰。

作为一名纵横联盟十年的老将,而且是拥有足够比赛智慧的老将,伍德森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机能正在退步,连带着比赛风格和状态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尽管伍德森不想承认,甚至想要逃避现实,于是选择了闭嘴,依旧按部就班地完成教练布置的战术,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伍德森自己能够明白,他的表现确确实实出现了下滑。

除了角卫数据的回落之外,拦截成功率、拆挡效率、卡位效率等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与下滑,在数据之上可能看不出来,但防守效率的下降却无法遮掩,他自己更是一清二楚。

逃避,也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说两年前的转会尝试以失败告终,他更多是不甘和愤怒,前来绿湾的时候也带着一股怨天怨地的怨气;那么今年休赛期转会风声的再次遇冷,他则更多是不安和忐忑,那种感觉就好像站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一般——

明知道自己即将坠落,不断挥舞着双手保持平衡,却是步步惊心,始终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担忧归担忧,但伍德森也无法做出反应,一方面是他不想暴露自己的弱点,即使是队友面前也不想。

另一方面则是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从进入职业联盟以来,他已经熟悉了自己的比赛方式和内容,突然就要因为年龄和身体而做出调整,此前没有任何经验或者模板作为参考,他也是两眼一摸黑。

现在,陆一奇就为他量身制定了训练手册。

陆一奇不仅察觉到了伍德森的困境与难题,而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球队战术体系,给出了调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