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球场边上,防守组阵中的查尔斯-伍德森依旧带着头盔,时刻准备着防守组需要登场的可能性。
蓝堡球场之中铺天盖地的加油应援声在耳膜之上轰鸣着,但他的注意力却完全落在陆一奇和尼尔森身上。
一方面,他有些恼怒,因为自己下半场的表现稍稍有起色,但关键时刻还是出现了致命失误。
另一方面,他有些嫉妒,因为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受到球员与主教练的那种默契了,工作似乎就只是工作而已,职业联盟之中再也找不到大学时代的那种激情与热血了。他曾经以为这是一件好事,但现在,他却有些不太确定了。
错杂的情绪在胸腔里交织着,以至于伍德森自己也分辨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情绪,又到底在针对谁。
也许是针对陆一奇,也许是针对他自己。
眼前那片喧闹沸腾的金绿色海洋有些刺眼——
“进攻!啪啪!”
“进攻!啪啪!”
蓝堡球场的包装工球迷们不知疲倦地呼喊应援着,滔滔不绝的瀑布轰鸣声彻底将场地淹没,悠悠回响如同惊涛骇浪怒吼一般,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声势,死死地牵制住了对手的喉咙,稳步朝着胜利迈进。
“……这是非常非常严重的犯规!毫无疑问!但即使是如此严重的犯规,安东尼-贝瑟也没有能够阻止乔迪-尼尔森!”
“上帝!贝瑟真的已经竭尽全力了,但尼尔森的强硬与血性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这一次推进真的太精彩了!”
演播室之中,分析评论员们正在观看录像回放,对两次黄旗犯规进行判断和解说。
球场之上,裁判也公布了最后结果:
四十一号,严重拉拽头盔犯规;三十三号,没有必要的粗暴撞击犯规。
虽然绿湾包装工顺利完成推进,但两个犯规并不能因此抵消,在绿湾包装工的最终推进落点位置基础上,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再被罚掉十五码,这也使得绿湾包装工进攻组直接来到了端区前沿十码线上。
艾伦斯沃斯和米尔斯正在观看的,就是四十一号贝瑟拉拽尼尔森头盔的录像回放。
贝瑟用尽全身力量拉拽尼尔森的头盔,堪比斗牛士的动作,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尼尔森的全力爆发。
力量与力量的正面碰撞,让所有观众球迷大呼过瘾。
然后,端区前沿十码线,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二十八秒。
对于陆一奇来说,战术选择顿时就变得简单明了起来——
利用地面推进消耗比赛时间,在比赛结束之前,使用暂停,然后派上特勤组,完成绝杀任意球的踢球。
就是如此简单。
一方面,地面进攻比传球进攻更加容易保护球权,避免出现掉球、抄截等等没有必要的球权转换失误。现在对于绿湾包装工来说,保护球权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另一方面,绿湾包装工只需要一记任意球就能够取胜,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达阵,但更重要的关键是,迅速达阵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大曼宁还有上场的机会,无论是二十秒还是十五秒,那都是大曼宁的机会。
为了死死地将大曼宁摁在板凳上,不再给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进攻组表现机会,选择将比赛时间掌握在罗杰斯手中,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这场比赛,与年初的全美冠军赛有所不同,没有必须达阵的理由。
于是,对于绿湾包装工来说,最后一波进攻战术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
当然,对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来说,他们还手握一次暂停,而且比赛还有二十八秒,如果他们能够制造抄截或者掉球的话,那么比赛就能够再次翻盘。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只要比赛还没有结束,就永远不要放松警惕。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对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来说是如此,对于绿湾包装工来说也可能如此。一档达阵。
罗杰斯站在口袋保护之中,双手接住橄榄球,一个转身就将橄榄球交给了格兰特。
半卫与全卫两名跑卫齐齐在场,约翰-昆掩护着格兰特的脚步,从中间突破,原本已经做好了撞墙准备,却没有想到意外撕扯出了一条缝隙,格兰特跌跌撞撞地推进了三码,然后被防守组的人群吞噬。
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用掉最后一次暂停。
二档达阵。
罗杰斯甚至没有转身将橄榄球交给格兰特,直接跪地消耗时间——
这也被称为是“胜利阵型”。
当四分卫持球单膝跪地的时候,自动形成死球,也就意味着放弃这一次进攻,直接让进攻的四十秒走完。平时比赛之中,往往出现在进攻方即将取得胜利、而不需要再继续进攻的时刻,跪地消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