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_作者:磨砚少年(827)

2020-12-24 磨砚少年

一档十码,洛维选择用地面跑球来冲击防守,这是一个常规而稳重的选择。

福尔特双手持球,脚步并没有停顿,只是以小碎步调整着身体重心,视线一个快速横扫,然后就径直窜了出去——

左侧的进攻截锋乔什-比克曼(Josh-Beekman)联手进攻护锋约翰-圣克莱尔(John-St-Clair)撕扯出了一条通道,双双顶住了防守锋线的第一波冲击,就在双方锋线碰撞交锋的瞬间,地面跑球的空档就出来了。

转瞬即逝。

福尔特清楚地明白锋线交锋的激烈程度,哪怕只是一个呼吸的停顿,空档就可能消失,所以他的脚步没有任何迟疑,右脚一个蹬地,身体就这样被强力推送出去,从比克曼和圣克莱尔之间的缝隙冲了出去。

但是……

砰!

福尔特的脚步才刚刚越过双方锋线列阵的开球线,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名身穿白色上衣金色球裤的球员正面冲撞过来。

怎么回事?

福尔特条件反射地调整脚步,试图朝着自己的右侧突破——因为自己还在锋线对峙的人群堆之中,调整空间着实有限,他的选择并不多,但他依旧没有放弃,跑卫的任务就是在层层叠叠的人海之中寻求推进空间。

砰!

但紧接着,右侧就再次出现了一道白色身影,拦截住了福尔特的突破道路。

脚步稍稍一个顿步,而就是这一点点时间,福尔特就能够感受到正前方那股冲撞力量排山倒海地倾轧下来。

“呃。”

福尔特只觉得胸口一阵闷哼,瞬间就直接被放倒,没有任何反抗机会。

怎么回事?

倒地之后,福尔特依旧是满头问号,此时才看清楚,拦截自己的是两名线卫,霍克和巴内特。

虽然福尔特有些困惑,进攻锋线已经成功开路了,那么对方又是如何第一时间识破自己的跑动路线呢?

但比赛正在进行着,福尔特也没有时间细细思考,随后就再次投入进攻之中。

二档十码。

“攻击!”

奥顿再次宣布开球之后,洛维的进攻战术就已经做出了调整,可以看到奥顿自己持球开始后撤回跑,一边跑动一边观察,然后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绿湾包装工的防守阵型变化——

轰隆隆!

轰隆隆!

绿湾包装工采用了五人冲传战术,以强大的人数优势碾压上来,迫使芝加哥熊的进攻锋线节节败退,汹涌气浪就这样扑面而来,浩浩荡荡地追赶着奥顿的脚步。

奥顿是一名传统的口袋四分卫,非常偶尔地尝试持球推进,但效果都十分一般,此时也能够感受到严峻危机,但洛维的战术布局却已经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这减少了奥顿的思考时间,争取到了些许机会。

一个转身、一个停顿,奥顿直接就朝着自己跑动的反方向将橄榄球传送了出去,不是一个往前的传球,而是一个接近于平行方向稍稍靠前些许的传球,找到了正在拆挡掩护的福尔特。

这不能说是“假传真跑”战术,而是充分利用跑卫个人能力来制造出其不意对位效果的战术,本赛季因为绿湾包装工和新奥尔良圣徒的频繁使用而逐渐广为人知,芝加哥熊也正在模仿。

但是……

不好!启动!

屈膝!

控制!

伴随着奥顿的开球口令,查尔斯-伍德森的脚步就亦步亦趋地开始移动,视线一动不动地锁定芝加哥熊的头号外接手德斯特,但视线余光却始终在捕捉着前线对峙的局面——

表面上,这是一次对位盯防;但实际上,这是一次区域联防。

这也是绿湾包装工最近两周战术训练之中的一个小小变化,千万不要小看字面意义上的一点点调整,运用到实际比赛之中却需要注意很多很多,尤其是防守球员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准确把握每一个细节。

整个防守战术的转换核心依旧在线卫组身上,霍克和泼平加两名外线卫的表现至关重要,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到底是上步还是后撤;然后才是两名角卫的站位变化,从对位防守切换到区域联防——

因为防守区域的分工合作就需要由角卫来完成调整,避免出现漏人的状况。

简单举例的话,就好像现在这档防守。

原本伍德森对位防守德斯特,如果泼平加上步,那么伍德森就贴身紧逼防守德斯特;如果泼平加横向扯动或者后撤移动,那么伍德森就必须内切,与泼平加形成区域联防,联手盯防可能出现在这片区域的所有接球球员。

当然,落在后面的两名安全卫也会跟着一起上步协防。

环环相扣,一环扣着一环,从线卫发动到角卫跟上再到安全卫补位,整个防守的反应速度必须及时跟上,否则就可能出现漏洞;但如果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并且反应及时,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