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会做菜_作者:逸明舒笙(207)

2020-12-25 逸明舒笙

沐飞看了一眼时间心生疑惑:“这面似乎没熟吧?搞什么名堂?”

不过没等他继续深思,奥左便将一旁的锅盖掀开露出内里半锅开始冒烟的油。

台上,谷平平也在关注奥左,看到这一场景有些眼熟,正在回忆,就听到杨檀开口道:“那个做鸡汤面的白案不错啊,昨天蟹籽鸡汤面,今天是伊面,水平很可以。”

“什么是伊面?”何建民不是白案厨师,听这个名字有点陌生。

杨檀继续开口解释道:“伊面就是油炸过的鸡蛋面,方便贮存,你可以认为是方便面的老祖宗。”

“哦,懂了。”何建民点点头:“那这道菜有什么水平,不就是古代的方便面吗?”

“还是不一样,伊面是手工面做好后要先煮一遍,半熟的时候捞出过冷水保持筋道的口感,然后再下油锅复炸,不能过火,否则太干,也不能一炸就捞出,这样没有那种独特的口感。”

“嗯……行吧。”何建民还是有些不太在意。

作为红案厨师的他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会有炸面条还控制不住火候的事情,这种东西难道不是放进去,哎,看几秒,好了!

很难吗?

台下,张子丹的西湖莼菜汤已经开始熬汤。

整副鸡架和鸡脯肉冷水入锅,再加入姜片、黄酒。沸腾后,张子丹细心地撇去浮沫和多余的油脂,只留一锅清汤,再转成小火慢慢炖煮。

大约过了半小时,鸡汤熬煮好后,张子丹将锅内食材全部捞出,鸡脯肉撕成细丝,再把准备好的火腿切丝,重新投入鸡汤内进行二次炖煮。

加入火腿的鸡汤变得更加鲜美,汤色清亮。

张子丹放入盐品尝一口,满意地点点头,开始准备莼菜。

莼菜娇嫩,久煮会色香味尽失,因此张子丹将洗净的莼菜焯水,看到叶子翻卷后立刻捞出,分装在汤盏内再倒入鸡汤,铺上鸡丝和火腿丝,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装西湖莼菜汤的汤盏放在沸水中煮过十数分钟,既能保温,又可以起到加快莼菜吸收汤汁鲜美味道的作用。

分装完毕,张子丹举手示意。

“那个做豆腐饺的小姑娘今天的料理也做好了。”谷平平的视力优势格外大。

“今天是什么菜?”黄胜好奇道。

“西湖莼菜汤。”谷平平看着台上剩的料理随口答道。

“这汤好像不是杜师傅的绝活吧?”何建民这次学乖了,问得很谨慎。

“不是。”谷平平知道他在意什么,帮他肯定道:“莼菜汤许多地方都有,没有谁做的特别好,也没有很不好的,她应该是自己研究出来的。看看味道怎么样吧。”

“嗯。”何建民点点头,看着越走越近的服务生,开始期待起来。“这位选手用沸水煮过汤盏,比较烫……”服务生的话还没说完,几双手纷纷伸出将盘子里的汤盏端回自己面前。

“比较什么?不烫啊!”何建民还优哉游哉地开着服务生玩笑。

服务生:……

自己居然忘记这桌客人都是一群特高级厨师,在他们面前说注意碗烫这种事情,简直像是打脸。

好在何建民没有继续调侃,舀起一勺汤,吹凉后送入口中。

“挺好喝的。”何建民抿了一口。

“味道不错,看得出下了苦功练习。”梅元白尝后简单称赞道。

“好喝!”谷平平只说了两个字,随后开始写点评。

”莼菜本身素雅的味道和鸡汤火腿的鲜美融合在一起,很和谐。如果是单独的鸡汤和火腿,味道会更腻;如果是单独的莼菜和鸡汤,就会缺些鲜美。这样子将莼菜、鸡汤、火腿混合在一起的料理的确是味道的保证。这道料理是我近几年品尝过最协调的一碗西湖莼菜汤。不仅真正做到莼菜翠绿,鸡白腿红,色彩鲜艳,滑嫩清香,汤纯味美,而且绝对思考过各食材的比例,不然不会做的这么完美!”谷平平觉得自己大概是和何建民呆久了,现在说话也有些话痨,连评价的话都比之前翻了一倍。

“有这么好么?为什么我觉得就是鲜了一些,好喝了一些?没有达到完美的级别?”何建民无意中瞥到的谷平平记录,反问道。

谷平平叹口气,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些人……就是改不了被打脸的命运!

“所谓的完美级料理,不是说这道料理完美无缺,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没有人可以超过她做的这道料理。比如这道菜,就是严格按照她的操作步骤,也可能因为莼菜的时间、火腿的质量、鸡肉分量,鸡架的重量而有不同,就算是她本人再做,也不一定有这个分数。”谷平平解释道。

“长三角地区各大酒楼我都算吃过一遍,西湖莼菜汤更是基本每餐必点,这么多年下来,除了薛老当时在楼外楼时做的西湖莼菜汤让我念念不往外,就是这碗莼菜汤,鲜的连舌头都要没了。莼菜、火腿和鸡脯肉的比例恰到好处,没有一丝抢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