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会做菜_作者:逸明舒笙(377)

2020-12-25 逸明舒笙

工作人员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话都没有喘一口气,广告衔接自然,产品介绍流利,让苏子放不禁怀疑他本身就是超市导购,只是顺便被抓来充当主持人员。

不过后面补充的那句投诉的说明还是让他感到诧异。

要知道这种场合,没有一句话会白说,如果特意提醒出来,那肯定是之前有选手已经亲身试过。

苏子放暗叹一口气,只能说比起想要拿光食材的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自己还在寻找规则漏洞,别人已经开始创造漏洞。

苏子放没有想要跟着学的想法,认真检查起主办方说的食材及厨具,片刻后举手:“我们这边缺少豆浆机和炒锅。”

“我看看,食不语,五台豆浆机,两口炒锅对么?”工作人员摸出登记单确认到。

苏子放点头确认。

“好的,马上。”工作人员极其淡定地对着麦克风说了两句。

不到一分钟,所有物料全部齐全。

旁边,江淮人家众人也检查完全部的物料。

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十张料理台立刻开动,化身成美食的流水线。

这时候,食不语平时配合的优势便体现出来。

五台豆浆机同时启动,豆浆源源不断地倒入大盆,再由沐飞和苏子放去分装制作不同的豆腐。

动作整齐划一,高效的速度让周边的队伍都震惊不已。

尤其是再和自己这边的水台一比,差距顿显。

连何所谓都目瞪口呆:这也可以?

他们还采用平时的模式,专门有水台负责杀鳝鱼、切墩负责切配,三个炉头厨师准备好调味酱汁之后都在等原料,一时之间看着空锅毫无办法。

看着苏子放五人疯狂推进度,旁边其它餐厅的厨师也开始小声讨论。

“他们是五个炉头?”

“哪有这种五个炉头厨师一起的?难道他们平时都是这种模式么?那炉头岂不是要忙死?”

“别说了,你们看!”

话音刚落。

苏子放和沐飞已经点完豆浆,开始准备起各自的配菜,张子丹和赵晓曼开始切配小料,并帮着孔宴雕刻摆盘。

五人动作及其协调,像是一台精密仪器,几乎是卡着点进行一道道工序。

不到半小时,食不语所有菜品全部出锅。

“豆腐家宴,上菜!”

苏子放淡定一笑看向何所谓,比划一个口型。

何所谓不会唇语,却依然猜出他的意思。

那是两个格外正能量的字眼。

“加油!”苏子放等人上菜的时候,同行的餐厅很多还停留在前五道菜品的制作上面。

像江淮人家这样制作长鱼宴前期食材处理比较复杂的,三个炉头厨师堪堪做完第一轮,才开始第二轮菜品制作。

“我们是不是做的太快了点?”苏子放看向旁边等候上菜的服务员轻声问道。

“是挺快的,不过还是比景陵大饭店要慢,他们要不是为了等那只烤鸭,其他菜品差不多二十分钟就全部做完了。”

“整鸭吗?”苏子放有些诧异。

“是啊,席上的鸭子,不是整只还能是斩件吗?”服务员轻笑一声似是好奇居然还有人不知道这种常识。

苏子放:……

他刚才听着外面说,还以为这么短时间麻姜只是切了一部分鸭肉进行熏烤,没想到居然是一只整鸭。

要知道这两个听起来只是零碎和完整的区别,实际上难度却是指数增加。

单纯的烤鸭腿或者烤鸭翅只需要烤箱就可以完成,方法得当最多半小时就可以批量出品。

可是整只烤鸭就很考验厨师的功夫。

比如麻姜做的南京烤鸭,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食珍录》中就记载有“炙鸭“,当时用炭火烘烤、后来随着厨师技艺及烹饪技巧不断发展,演变出挂炉和焖炉两种。

讲究皮酥肉嫩、肥而不腻,鸭腹内要灌满水,外烤内煮,最后出炉后还要用鸭腹汤汁搭配上酒酿蜜卤、浇上糖色、米醋、精盐来佐味,缺一点就味不香色不正。

而且关键一点是,这种烤鸭必须要提前腌制、烤制时间也不能低于两小时,否则鸭腹内汤汁温度不足,不能激发出鸭肉的鲜美。

这种情况下,麻姜还能在一小时之内完成烤鸭的料理,并让评委都给出十分,已经不是技艺精熟这四个字可以形容,完全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要是换自己上去?

苏子放想了几秒表示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半小时做一份接近完美的烤鸭太难为他了。

聊天的时候,评委们也开始豆腐宴的品尝。

“这桌上菜速度也挺快,似乎要赶上景陵大饭店了啊?”

“半斤八两,那边是烤鸭拖了速度,这边是自己做豆腐拖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