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会做菜_作者:逸明舒笙(497)

2020-12-25 逸明舒笙

陈良朋一推眼镜,认真开口。

“论养鸡,您是这个!”陈良朋比出一个大拇指。

“可是我们也得看看具体情况,现在养鸡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您养几只,十几只,按您的养法肯定没有问题,可是现在已经上百只了,未来有可能上千只,难道您还要按照原来的法子一个一个去鸡窝里面捡蛋吗?”

“我知道我这么说您不信,可是国外现在都是工厂化养鸡,鸡在笼子里就可以吃饭喝水,所有的垃圾都有机器运出去,蛋也是用传送带分拣出来的。”

陈良朋翻出一张照片推到姚振先和村长面前。

“我前几天给姚莹看了这张图,却没来的及说明清楚。”

“我并不是要推翻您一直以来的养鸡策略,只是想尝试着让养鸡更加科学,更加赚钱,让您成为万元户!”

“万元户!”姚振先咽着口水,眼里有几分激动。

“咋做?”

“从源头开始,科学养鸡,打造村里的自主品牌,这是我大学和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在小规模饲养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县里面也是看中这点才让我来做试点的。”

“姚大爷,您相信我,您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绝对不会吃亏的!”

“吃螃蟹?”

“这养鸡咋还吃上螃蟹了?”

“不过为了万元户,不就是螃蟹么!妮子,去河里摸一篓螃蟹,中午我们给陈技术员做螃蟹吃!”

“啊?”陈良朋突然涨红了脸。

“姚大爷,我不是这个意思,哎,姚莹,你别去……”

只是没等他说完,两双遒劲的手就握住他的双手:“陈技术员呐,我代表村里全体村民,感谢你!以后,村里的养鸡事业就拜托你了!”

“村长,姚大爷,你们放心,我一定帮村里培养出最好品质的鸡来!”

苏子放看着这一幕,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可能又要解锁一个美食图鉴了!

很好,陈技术员是个好人啊!很快,苏子放跟着陈良朋吃了一顿很有乡野风味的螃蟹宴。

套用一个经典的美食纪录片的旁白就是:新鲜的食材往往只需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清蒸河蟹、油炸河蟹、韭菜炒蟹肉碎、螃蟹白菜汤。

姚振先用最朴实的方式实现了陈良朋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想法。

当然苏子放只能看着,顺便闻闻味道。

做饭的人是姚莹,苏子放几乎可以肯定姚莹是喜欢陈良朋的。

整桌饭菜上桌,最好的那一面都是朝着陈良朋,而且一共做了一小时菜,二十分钟里姚莹的目光都在陈良朋身上。

苏子放甚至怀疑,要是姚莹不花痴看那么久,几人的吃饭时间还能提前半小时。

系统也没有过场的打算,苏子放看着别人吃饭也没有意思,重新溜回到刚刚的会议室,仔细看起陈良朋翻开的书。

《高效养鸡技术》、《鸡病诊断》、《林下养鸡技术》……

一水的专业书籍,上面密密麻麻做着批注。

苏子放翻了几页后突然看到一条特别的批注——中暑的鸡如何处理?

“轻者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提供充足饮水和经过调整的饲粮使其恢复正常,不能恢复者应予淘汰。”

淘汰?

这个词用的十分灵性。

苏子放满脑子都是华农兄弟的脸。

“哎呀,这只鸡中暑了,不然我们把它淘汰掉吧?”

“红烧、白斩、酱油、卤烧、叫化……”

苏子放想着淘汰的过程,流出了丰富的口水。

屋外突然有了桌椅响动的声音。

紧接着,陈良就风风火火冲进屋内把几本书塞进包里朝外跑去。

“这么急?”

苏子放一面吐槽一面跟着出去,就看到外面开始转阴,一团浓厚的黑云从山那头开始飘过来,如果快一点,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开始下雨。

桌边,姚莹急切地和姚振先说话:“爷爷,我走的时候忘记开鸡舍的门了,现在怎么办?”

尽管苏子放没有养过鸡,可是也知道这种大雨下如果鸡不回鸡舍肯定会有事情,就算不淋雨感冒,也会收到惊吓。

要是那么多鸡都要被淘汰……

陈良朋的实验也不用做下去了,直接可以改行做村里第一家肯打鸡了。

“快走!”

“姚大爷,我和姚莹先回去把鸡赶回去,您慢点回来,别淋雨了,实在不行等雨停了再来也行。”

“嗳……好!你们快去,路上千万小心点!”

“姚莹,我们走!”

陈良朋不知道从哪里推来一辆凤凰的三八大杠自行车,连前后挡泥板都擦得一尘不染锃光瓦亮,看得出主人很是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