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好的面团用一块干净、潮而不湿的白布盖上放在缸底饧面。
这叫初饧!
等十几分钟,面团变得光滑并且有弹性的时候拿出,在面板上搓条,刷上一层黄亮的植物油。
让面条不能粘连,这时候开始二次饧面。
之后再揪成拳头大小的面团,全部再刷一层油,开始三饧。
如此三次,面才可以最终用来制作油泼面的扯面。
谢广学的手法格外老练。
将饧好的面团在面板上搓成条,压扁,擀面杖来回一滚,立刻变成三指宽,半指厚的面条。
捏住两边向外抻开,在面板上面一打,响声之后立刻变成一道三指宽的白练。
对折三次,一条面就全部扯好。
因为这个动作,在陕省也有很多人将油泼面称为油泼扯面。
有些厉害的师父,能用一根面煮出足够五人吃的面来。
在寿宴上面,这种面也格外受欢迎。
吃面的寿星叫福寿不断,分到寿面的亲朋好友叫有福同享。
旁边的水已经烧开,这是从早上就沸腾到现在的面汤。
不说别的,只是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格外诱人的面香。
用这样的老面汤煮出来的面最受喜爱面食地区的食客欢迎。
而且不少老客在吃碗面后都会再找莫小米叫上一碗,免费,好喝,一口下去,把吃面后还恰好能容纳一些的肠胃满足的妥妥的。
这边锅里煮这面,边上谢广已经开始准备油泼面的材料。
干秦椒用石臼舂成大片,再和新鲜切好的香葱、蒜苗一起放在边上,只等着最后热油一浇,绽放出无比勾人的香味。做好这些,面条也终于变了颜色。
谢广没有急着捞出,而是又溅了两遍水,让面条整个看起来光滑如玉的时候才探下笊篱全部捞起,迅速过一遍凉水。
海碗里面盐、酱油、醋、豆芽全部摆放好,还有一把焯水的油麦菜垫底。
上面铺上面条,再将刚才的辣椒、香葱、蒜泥铺上。
一口小锅里面的热油恰好开始冒烟,正是火候。
谢广动作极其连贯,沿着十只碗将军巡城一样将热油全部浇上去。
滋啦声不绝于耳。
纯粹的面的香气在后厨弥漫开。
苏子放兴奋地搓着手。
自己这一份应该是可以马上吃了,看来还是先下手为强比较好!
正想着,就听到谢广开口。
“苏老板,你那份我还没做,面没了。”
“等我再和面,可能要等忙完才行。”
一瞬间,所有人都佩服苏子放的先见之明,又开心地感慨他好事多磨,纷纷加入预定行列。
“谢师傅,那顺便给我也来一碗吧!”
“同样,我也要一碗!”
“来来来,让一下,走菜了!哎……对了!别忘了给我留一碗啊!我先……”
莫小米连走菜的时候都不忘大喊着要预订一份,可以看出这份油泼面的好吃。
苏子放:……
他有些忧伤,明明是自己预定的最早,怎么反而没赶上好时候。
叹一口气,看着其他和谢广不好意思开口的员工,索性直接看向谢广。
“算了,谢师傅,中午做油泼面当员工餐,我们再拌几个凉菜!”
众人听着话眼前一亮,这个可以有!
在后厨工作,虽然有空调风扇,可是长时间在猛火灶边上,烟熏火燎还有蒸汽,说不热是假的。
中午的时候吃油泼面,本来是觉得有点火上浇油的感觉,可是听到凉菜又瞬间燃起激动,并纷纷看向赵晓曼。
店里面现在只要是凉菜,全部都是赵晓曼负责。
就算是最普通的凉拌黄瓜味道都十分出彩,如果做了凉拌皮蛋什么的,更是让他们连盘子都能舔干净。
有些员工已经开始默认赵晓曼是冷盘处的新一任主管。
然而现实是,赵晓曼平时也兼管热菜行菜,冷盘只是慢慢的在过渡中。
苏子放也搞不懂赵晓曼的想法,一会热菜一会冷盘的。
不过看在赵晓曼是店里元老,赵熙又是自己师伯的份上也不说啥,由着她慢慢来。
其实隐隐可以猜到一些。
赵晓曼在寻找自己的路,只是找的慢一些,并且不那么顺利罢了。
这种苏子放也做不了什么建议,只能让她自己慢慢摸索。
不过倒是听薛意说起过赵晓曼向他请教过秦师傅的烹饪道路。
不知道是不是打算在一条路走到底。
猛地发现自己想的有些太多了!
连忙重新专注起自己面前的菜品,黄金鱼头羹该出锅了!
后面还有龙井虾仁、龙井竹荪这两道菜品。
八成是喜欢茶的食客点的。
苏子放现在做这两道菜已经是驾轻就熟,没有十分钟就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