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甜蜜蜜_作者:洲是(103)

2020-12-27 洲是

宴席那天,家里早早就有客人来了,到家里来的都是至亲,有提东西的,有包红包的,还有给孩子送金器挂坠的,苏雯慧脸上的笑一直没断过,跟不同的人还得说不同的话,说的口的干了。

其他家人也一样,男士招呼男士,女士招呼女士,饭点前抱着孩子去了酒店,苏雯慧娘家的亲戚已经在那等着了。

“哎呦,赶紧让我看看孩子。”

“这两娃真俊呐,我还没见过长的这么好的龙凤胎呢。”

“雯慧越来越水灵了,生了孩子啥都没变,一点也不像生过的。”

“翰东好样的,听你岳父说你已经到首都了,事业更上一层楼了。”

亲戚过后,还有长辈们工作上的同事、朋友等,开饭前举行了抓周仪式,长方形的桌上盖着红绸,摆了一遛边的东西,有书本、毛笔、算盘、金器、印章、木剑、木抢、乐器、吃的等,两娃娃穿着一身红衣裳,被家人放在长桌上让他们选。

佐佐先是拿了毛笔后来又换成了木枪,悠悠选的更复杂些,书本、金器、乐器、吃的都拿过,最后留在手里的是一个小金锁个一袋小饼干。

“佐佐选的好,以后肯定子承父业,像他爸一样在部队里当大官,悠悠小姑娘有金子有吃的,一辈子顺顺利利多财多金生活无忧。”

“是啊,两个孩子一看就是有福气的,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孩子哪有差的啊。”

“是啊,男方家就这一个儿子,女方家也就一个姑娘,日子不要太好哦。”

这种场合不管孩子们选什么都会往吉利的方向靠,进行了抓周仪式后,宴席正式开始,服务员开始走菜,众人热热闹闹的吃起来,作为主人,苏雯慧跟家人少不得要应酬,李翰东喝了不少酒,要不是有姐夫周建平帮着挡,肯定是要喝醉的。老家过年很热闹, 不断的走亲访友拜年,家里的客人也多,佐佐和悠悠最招人稀罕, 收到了不少压岁钱, 苏雯慧把这些钱用信封包好, 准备年后去银行帮他们开户头存上。

苏雯慧跟婆婆说,“压岁钱和周岁的礼金加起来不少呢,都给他们存着, 等他们长大了用。”

孩子周岁办酒收的礼金原本该是给长辈收着的, 但长辈们没要,宴席结束后把所有的礼金交给了苏雯慧,说是给孩子们, 苏雯慧推脱不过只能收下。

陈美凤道,“那是,咱们家几年了才有了这么一件大事, 平时亲戚间往来走的礼从来没少过。”

亲戚间的人情关系就是你来我往,不过李家在众亲友间日子属上层, 大家自然更乐于交好。

正月初九,李翰东的休假快结束了, 夫妻俩带着孩子和长辈一起回到首都, 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到大院后, 首先带着特产拜访了平日里关系不错的人家,少不得寒暄一番,一晃就到了天黑,又到了吃饭的时间。

孙婶很有心,今天提前上岗, 过来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因此他们来的第一天就能忪快的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出于习俗和礼貌,家里也给孙婶包了个开工红包。

她接过红包时惊喜的不得了,擦着手里的水珠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收红包呢,这哪好意思?”

“这叫开门红,有寓意的,祝咱们大家新的一年都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回来后生活渐渐规律起来,李翰东工作,苏雯慧写稿,两位老人帮着带孩子,佐佐和悠悠不再是之前吃吃睡睡的状态,开始学着说话、认字了,做了几十年教师的唐彩芹没有浪费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外孙外孙女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小时。

通常是苏雯慧在屋里写稿,孩子们在屋外学习、玩闹。

“跟着姥姥念,1,2,3……”

唐彩芹说一遍,孩子们也跟着说一遍,奶声奶气发音不够标准,有时候能把大人逗乐半天。

“不是我自夸,咱们家的孩子就是聪明,不管学什么,我只教一两遍他们就会,他们才多大啊,只要好好学,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孩子是自家的好,纵有六分才做姥姥的也能夸成十分,但学东西快这一点姥姥可丝毫没有谦虚,因为佐佐和悠悠很快就能磕磕绊绊的背古诗了,要知道他们话还说不利索呢,相当于没学会走路就先学会跑了一样。

三月份,制片人陈梦生打电话找苏雯慧,告知她《大宋奇案》即将拍摄的消息,并询问,“开机仪式你参加吗?”

开机仪式就定在首都郊区的一个简易电影城里,苏雯慧自然是要参加的,其实这几个月,她断断续续接到了不少剧本邀约,但她都以暂时没时间写拒绝了,除了第七本小说的创作外,她还会写一些随记、美文之类的稿子发表,跟各大杂志社、报社结下了不错的情谊,这就是她在首都经营的人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