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听到她会来的动静,高声喊了一句“囡囡,快来帮姑摘一下菜,姑正开锅炒你爱的番茄炒蛋嘞。”
豪爽的胖女人,围着围裙,身材不堪,可有着很温柔的眼神。
金安安喜欢她喊她做“囡囡”,从六岁双亲去世,在乡下住到十五岁,她已经有九年时间没听到亲人喊她囡囡了。
这九年,她和奶奶一块住。奶奶是个脾气很不好的老妇人,手上没什么钱,只知道种地,也不懂得要让孩子读书,她初中毕业就没书读了。今年十六岁的金安安,本该是上高一的年龄,可她已经放弃读书,跟在做餐厅厨子的姑母身边有两个月。
奶奶让她跟姑母学做饭炒菜,以后好在城里找工作——言下之意就是也做个厨子得了。
女人学炒菜做饭好啊,未来找婆家,说有一手好厨艺,那可是容易嫁出去的条件之一嘞。
姑母也这么觉得,她今年三十九,生过男孩,目前跟着前夫生活,生活上没太多压力,一个月也只要给前夫一千多抚养费就好。
她一个人住在城郊的出租屋,平时是坐公交车坐十五站到餐馆工作,常常是早上五点出门,晚上十点到家。
金安安来了以后,她本想着带她先去餐厅做个实习小厨子,可金安安在做饭上实在不算有太多天赋,去了餐厅工作了两三天,简直捣乱一样。
也就是金安安脸长得还算可爱,没惹恼餐厅主管,最后姑母只好放弃,决定在家里好好教她做饭炒菜,有进展了再去餐厅练练手。
姑母工作的时间长,金安安在家里的时间大多用来钻研厨艺,或者是出门去图书馆、书店看书。
姑母也赞同她多看点书,多学点知识——她还给她一台儿子之前退下的旧手机,让她多看看菜谱,学习学习。
还说,等她手艺强一点,她准备给她交个钱上个厨艺课。
毕竟她不是天天在家,有时候餐厅做活动,她甚至都不着家,也教不了金安安。
金安安学习不好,此前去看书时,多是看——她从前从没接触过,稀奇得很。有一次拿着市民卡借了两三本言情回来看,津津有味,差点熬夜到凌晨三四点。
姑母还骂过她一次,说她熬夜看伤眼睛,让她不许再这样搞。
但后来,金安安居然就改了熬夜看的习惯——姑母奇怪这孩子怎么这么有自制力,她工作忙,便没有多加在意,也忽略了近来她心神不宁的样子。
事情还要从言情说起,金安安在某日,打开一本杂志里的某篇短。
这本杂志在读者中的风评颇为,金安安是头一次看它。
由此,她注意到了文字中的一些内容。
然后,她联想到了自己——在来到姑母身边以前,她好像和短里的主角一样,经历过什么不该经历的事。
而那时候,她什么都不懂。从小到大,奶奶从没有教过她这些,生理知识、性知识,她一点都不明白。
她好像犯了一个错。一个非常、非常严重的错误。,,,
悲喜交加
城市的雨天总是让人难受, 下雨声嘀嗒, 民宿的屋檐顶上有流水淌过的声音,舟娇住在民宿的三楼,透过雕花玻璃窗能看到外面的。
她拿出手机, 发了消息给另一个自己。
“今天见到了小孩。”
“年龄很小,长得很可爱。”她迟疑一会, 咬着下嘴唇, “我——”
雨声渐渐大了。
深夜,舟娇辗转反侧,终于还是忍不住,爬起来, 坐在床头,撑着额头,想今天遇到的小孩——金安安。
她有一张圆脸,是可爱的长相, 眼珠乌黑分明, 带点不谙世事的天真。眉毛很浓, 眼睫毛很黑, 从样貌来看,像个是倔强的小孩。
金安安的人生,是青年悲剧,中年“喜剧”的典范。
……
金安安出生于南方农村,父母在她六岁那年去世,而后她就跟着奶奶生活。
奶奶是个顽固的小妇人, 没有文化,不懂什么,爱抽烟,每年种田的收成赚来的钱总会拿个几百来过烟瘾。她的丈夫早逝,年纪轻轻便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大儿子娶了个同村的女娃,生了孙女金安安,小女儿嫁给了邻村的装修工,生了个外孙,只可惜她婚运不好,生了儿子没几年就和丈夫离婚了,孩子归赚钱更多些的前夫。
她的日子不好,儿女们也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娶的嫁的都是小家小户,未来的日子一眼能望到头。
好在儿子儿媳还有几分争气,生下金安安后,两人便相携去工地打工。一年也有几千上万元收入攒着,按理说,多工作几年,就够攒下一笔钱开个小店,回乡照应家庭,可惜他们没有好运。金安安六岁那年,他俩在返乡的路上因车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