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毛驴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似乎是在和他对话。
“对了,我让你们帮忙查的事情有着落了吗?”夏朗第一时间还是记挂着案子。
“今天早上有的消息,那个叫韦巍的,已经被认定死亡了。至于吕老师,昨晚也去找了,他说自己的孩子倒是跟梁凤玲走得挺近的。”
“哦?”
半个小时后,两人到了大王村派出所。赵所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粗犷汉子,还留着胡须,反正这地方等闲有领导来查,他也就随便了。一件浅蓝色的夏常服敞着怀,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正握着一块西瓜啃着。看到夏朗,急忙招呼:“夏支队,来来,吃块西瓜。”
夏朗早就渴坏了,当即也不客气了,坐在一旁跟着吃了起来,同时和赵所长商量着案情。
赵所长说道:“这个老吕啊,是村里公认的好人。那时候号召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他就来了这儿了,一直没有回去。这一呆,就是四十多年啊!村里的孩子上学不方便,翻山越岭的,路远,又危险。老吕便向上边申请建个学校。”赵所长吃完了西瓜,洗了洗手,又擦了一把脸,大手挥舞着蒲扇。
他接着说道:“可上边也有难处啊,没有多余的钱。这老吕的倔脾气上来,说不需要上面的钱,批个手续就行。他有了手续,便带着村里的人盖了一所学校,自己留校当了老师。说这话都是二十多年前了,那时候我还没来呢。”他拿出了一支烟,隔空甩给了夏朗。
夏朗刚啃完西瓜,接过香烟来,点燃后吸了一口,问道:“是叫吕临中吗?”
“没错,我带你去见见他。走。”赵所长不系扣子,也没有戴警帽,大踏步往外走。
夏朗跟了出去。
两人走不多远,来到了半山腰的地方。赵所长指着上面对夏朗说道:“看见没,那就是大王村。”
夏朗抬头望去,只见山腰再往上一段距离,有几十座房屋。两人往山上走的时候,夏朗问起来为什么村子建在上面。
赵所长说道:“说这话可就早了,宋朝的时候,这里是宋辽边界。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都进了山里。山脚下路不平,而且容易有水涝,便都住在了山上。这村子虽然叫大王村,可是这里面没有一户姓王的。叫这个名啊,纯属自夸自擂,想着自己是大王,宋辽两国的军队都不敢惹。”
夏朗笑了笑,觉得这种传闻也是道听途说居多。
又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两人来到了村子里。别看赵所长有点儿胖,却脸不红气不喘的,他带着夏朗进了村子。夏朗看到周围,终于明白了何淑琴的处境。这里真的是太落后了,村子里难得看见一头牛,村口的大磨盘似乎让人有着一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道路一旁的房子破破烂烂的,有的土坯院墙都倒塌了。是否还能遮风避雨,他深表怀疑。
赵所长打开了话匣子:“因为道路不通,这村子太穷了。现在的村办学校也只有三个班,从小学到初二,到了初二下半年,就得去县里或者大山外面上学了。你也知道,人穷志短,有的家里就指望孩子认识俩字就行了,赶紧打工养活家里。就这样,村子里的文盲半文盲越来越多,越来越穷。为了这事,人家老吕没少费心,挨家挨户地去敲门做工作。”
夏朗沉默了。看来,这个吕老师很让人尊敬。
两人来到了村办中学,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一座院子,三间瓦房而已。这些瓦房已经残破不堪,西边的屋顶漏了一个大洞,刺眼的阳光从洞口直射而下,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光柱。
“老吕,老吕!人呢?老吕!”赵所长站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开了。喊了几声不见人出来,赵所长轻车熟路地走进了右边的房子。这间房子虽然是间大瓦房,但有些年头了。窗户上的玻璃都碎了两三块,布满了灰尘。夏朗站在院落中看了看,正要迈步跟进去,就听赵所长大声喊道:“老吕,你怎么了?老吕!”
夏朗心下一惊,冲进了屋子里。他看到床上趴着一位老人,头发雪白,面色青黑,双目紧闭,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赵所长试着伸出手去摸着老吕的颈动脉,脸上是震惊的神情。他慢慢回过头来,冲夏朗摇了摇头:“人不行了……”
吕临中死了!看着面前这具冰冷的尸体,夏朗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跋山涉水赶来,迎接自己的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他慢慢走上前去,蹲下来仔细看着吕临中的尸体,通常一个人过世后,脸色应该是惨白的。吕临中的脸色却发黑,夏朗想了一会儿,他伸手去摸了摸死者的头顶,发现有严重的脱发现象。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赵所……”